天地的大德行。所以人也要效法天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格物致知,明德利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家呢,則認為人無需學習「人為」的學術,凡有「人為、有所求」,皆是不合理的,唯有天地自然才是最正確的,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人類只需要清淨虛無、淡泊名利、守雌安下,抱朴見素,效法天地無私【德】的一面,用無為【無欲無所求】的心態來獲取大道的奧秘,就自然獲得天地宇宙、社會人生的一切真實意義。
當然,自古儒道一家,孔丘之前,皆是道家。所以道家也做事,不過學習態度有區別罷了。前提是——無為無所求效法天地【充實自己】,然後——無不為!就順應天地,無事不成了。
釋家呢,看法則和道家有些相近,認為「人慾」是一切罪惡、禍亂之源,也應該清淨,從天地自然之變遷運化規律入手,觀察到天地萬物都不過是因緣巧合、「一炁演化陰陽屈伸」所致之假象罷了,一言蔽之,天下沒有什麼事物是人類能真正掌握得住的。所以要離欲去相,從自己的心性入手,找到最真實的自己,發現天地萬法的真正面目。
以上,大致就是三家之看法,儒家講利己利他,道釋講無私。嚴格說,都帶有犧牲奉獻性質的——觀察天地,找到內心蘊藏的真正智慧,發現一切社會人生的真實意義,開發上天賦予每個人身心中的智慧,實現自我的真實價值。若若人人都能真正做到,其中,一切動亂禍患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三教呢,則在此基礎上,加上個人功利因素。儒加功名,道加長生,釋加超脫。
雖說物皆有生壞成敗,人類能否真正長生、超脫呢?
能也不能。天地永恆不滅,亘古長存。天地【大道】不朽,萬物皆天地自然所生,故萬物也皆蘊含不朽法則。自然一大天地,人身一小天地。人類也自蘊含不朽法則。能真正效法天地,自然能儒天地般永恆長存。
張紫陽說仲尼深明性命之奧,儒家云:天命謂之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雖沒明說,但也有人身蘊含道性之意。
率性而為,率性行事。有人認為這是無拘無束的意思。錯了,此「率性」乃統帥、壓服、克制之意,頗有佛道二家修煉者常談之「滅人心,存道心」,「離欲去相、明心見性」的意思。
此率性之謂道的「率」,和後世程朱理學所談那個「存天理,滅人慾」,大致是一個意思!說白了,天理即是大道,人慾則是禍亂。
所以,儒門實際上也有修身養性,超脫生死之術流傳,怎麼「率性」呢?——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要從這裏面去尋找體悟。一言蔽之,「利害得失的人慾」之心以前那個心態,就和「天理」有些接近了。人心前面那個叫性——天命之天命謂之性的性。其他的感受意識這些叫情。性情性情,兩個概念,於天地性質近似的叫性,超脫之源。人心叫情,生死之根!
超脫的奧秘,孔夫子簡單一個「性情」,兩個字就說完了,也就是道家說的「三魂七魄」,釋家說的「九識」那個東西,心性的奧秘,精神超脫的方法,就全在裏面。
所以真把儒道釋顯學研究到極處,找到不朽的特性,明白「性情」的奧秘和修持方法,心境自然與天地一致,自然超脫生死了。
找到並把握住這個天命,天地賦予心性中的不朽之性,合於天地。然後,所謂精神不滅,自由轉生,坐脫立亡,生死自主,投胎奪舍,金丹元神、陽神飛升之類,自然就是應有之意了。
所以,儒釋各截道之一奧,皆可擺脫肉體生命之局限,實現精神超脫。唯仙道獲其全奧,金丹大道之外,另有物化煉丹,點化肉身凡質一道流傳,可實現物理、精神雙重生命的不死,合於太虛,萬劫長存。
當然,大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有生必有滅,春生夏漲是天德。秋收冬藏亦是天德!一炁演變,陰陽屈伸,周而復始。只生不滅,只滅不生,亦不復為道。故儒道可普傳,仙道需傳授!ps:這章很亂,但大致把
第一零七章:儒釋普傳,仙道秘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