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文風簡樸。幾乎每個看過《琅琊榜》的人,都會對其中對白的簡潔明快讚賞不已。確實是,自《三國演義》開創半白話半文言之風以來,古風簡練又通俗易懂的文字少見,更何況這個本子源自於網絡小說。
當然,如今的網絡小說已突破了傳統小說的諸多概念,早已包含其中甚至發揚光大。如同當年四大名著成書,也並非源自官途,均得來民間,流傳久了,方才登上大雅之堂,而這與「江左梅郎」由白衣入宮廷的路數是一樣的。
7.打捆營銷。《琅琊榜》還未播出,就借了《偽裝者》的勢,同獲三影帝的明家三兄弟,在《琅琊榜》裏風光再現,一下子就賺足眼球。
宣傳勢頭起來之後,因為本身製作精良,自然叫好又叫座。與此類似的,原來的精品《甄嬛傳》,與現在呼之欲出的《羋月傳》相應,也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說了半天好,《琅琊榜》也並非都好。比如主角過於完美,拍攝情節可以更加緊湊,等等。這也屬於雞蛋裏挑骨頭,但是分析之後,對我們在後來日子裏處理人與事,還是很有裨益的。
1.做精品。做事要做精品,做人也一樣。寧缺勿濫,哪怕慢一些,也要把事做好,把人做好。這樣的態度會影響我們一生,而且什麼時候領悟都不算晚。朝聞道,夕死可矣。
2.勤學習。集大成者,往往博採眾長。欲成精品,必先融會於心。看與學,常常都是相對的,這也是江左梅郎觀眾的普遍認識。能從中學到東西,有所感悟,相助於己,即是好事。
3.淡然些。這一點是反向得來的。梅長蘇工於心計,事事算計,卻耗盡心力而死。我們這些人,不論想不想有作為,都應以此為戒。多思傷神,算計勞心。
那場戰火,在他心裏記下了抹不去的恨,成了執念。只要有一口氣,哪怕少活幾年,也要解決這份執念。於是,身體本來就弱,卻還要處心積慮、故作鎮定,導致不是咳血就是心絞痛,三十三歲就煙消雲散。
所以,我等沒有什麼國恨家仇、削皮挫骨之冤,還是應當保重好身體這個壹,後面再加零。
這方面,可以學學所謂梅長蘇的原型陶弘景,這老先生活了八十歲,精通醫藥、天文、地理、文學,集佛道於一身,甚至還寫過一本《古今刀劍錄》,不服不行啊。
咱們學學他,啥都看看,自得其樂,從善而終吧。年輕時候,「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到老時,「楚山有高士,梁國有遺老。築室既相鄰,向田復同道。」
……
之所以取《江左梅郎緣何深入人心》這個名字,正應了路晴的提示,我不跟着你的神帖方向走,既不跟風,也不頂牛,就寫我對《琅琊榜》的理解。笑談之間,將整個《琅琊榜》品評一遍,江左梅郎的形象躍然於紙上,而且用語很是老練,滿滿的正能量。
在這當中,吸納了駱青的意見,文風有別於西陵笑笑生的陰柔,充滿了英武硬朗的「俠氣」,其中更舉金庸與古龍的俠客之道為例,讓人讀起來就覺得縱橫捭闔,意氣風發。
而最終的收尾,他也沒有忘記路晴和駱青共同的提示,那就是不經意之間,點一下這個不懷好意的「西陵笑笑生」醜惡嘴臉。
在這兒,他採取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式,將着眼點放在了「淡然」上,事事費盡心機,往往吐血而亡。所以,既然沒有什麼國恨家仇、削皮挫骨之冤,還是應當保重好身體,維持好心理健康。
自所謂自得其樂,從善而終,最終各得其所。
這才是滿滿的正能量!
所以,這一點,既可以看作是根據《琅琊榜》本身感悟而來,也可以看作對「西陵笑笑生」的不齒。學點兒好的,健康向上的,比什麼不強。
那種比江左梅郎更工於心計,躲在西京哪個黑暗角落裏評頭論足、妄議是非之人,典型的見不得光,居心不良,多累啊,得死多少腦細胞,一定比梅長蘇更早夭亡。
因此,畫龍點睛,是在最後。而這一筆「睛」點出來,整篇文章也就具備了富含深意的「魂」,從而顯得更為靈動起來,所有能夠觸發感受的點也一同閃亮,愈發鮮活明朗。
第九百一十七章 最愛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