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阿正能夠想到實施正規突襲動作的這一點,就難能可貴。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出奇招固然能出其不意,但是並非所有出其不意都能夠獲勝。」
「三國時候,魏延向諸葛亮獻計,自己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可全面擊潰曹魏。這一計策,就是千百年來非常出名的子午谷奇謀。結果,諸葛亮卻認為過於兇險,並未採納,不僅讓魏延,也讓很多後世之人扼腕嘆息,甚至以此詬病諸葛亮心胸狹隘,容不下魏延這樣的奇才,也為後來假借魏延腦後有反骨將其斬殺,埋下了伏筆。」
「那麼,如果當時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結果會如何呢?我們不能假設歷史,但是,後來的歷史卻證明,子午谷奇謀或許只是奇謀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史實說明一切。在三國後期,也就是離魏延向諸葛亮獻計不太久,曹真升任魏國大司馬,在伐蜀的時候,打算來一個反子午谷奇謀。也就是說,你魏延不是建議從子午谷奇襲我長安麼?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從長安經子午谷快速襲蜀。從邏輯上說,這是可行的。但是,結果如何呢?因漢中艱險,會逢雨季,棧道遭雨水沖斷,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臣紛紛上疏勸諫魏帝下詔撤軍。曹真無奈,只得受詔撤退。」
「這之後,東晉的桓溫也從魏延的這一奇計得到靈感,於是派遣司馬勛自漢中出子午谷,自己帶大軍兩路夾擊前秦苻雄。結果,符雄早有準備。司馬勛還未出谷,就被符雄擊敗,司馬勛隻身逃出子午谷,致使桓溫兩路夾擊的計劃徹底失敗。」
「到了明代,大名鼎鼎的闖王高迎祥準備出四川至陝西,經漢中,走的就是子午谷。卻不曾想,被明將孫傳庭以新招募4個月的2萬新兵於谷中設伏。結果,高迎祥的5萬主力基本被殲滅,本人受傷被俘,徹底掛了。」
「到了近代,西安事變之時,老蔣的得意門生王耀武,打算兵出子午谷奇襲張學良。可是,行軍三天之後就被迫折回。一是因為谷中環境太過險惡,連水源都找不到。二是行軍途中得知西安事變已經和平解決,所以就退軍了。不過,即便他真的穿過去,下場恐怕不會比司馬勛和高迎祥好到哪兒去,因為張學良當時已經察覺到了,雖然嚇了一跳,但已經及時派軍把住了谷口。」
唐卡在說起這些典故的時候,幾乎是信手拈來,聽得眾人紛紛點頭。
到後來,大概是意識到自己說得有些多,估計是受了來之前那位出口即是文章說書美女的影響。他不禁笑了笑,往回收了收:「孫子兵法上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奇正之用,為世人所尊崇。不過,後來,有歷史學家指出,這個奇,其實不是奇怪的奇,而是奇數的奇。」
見眾人都瞪大了眼睛,他笑着解釋:「這個奇數的奇,古人又稱為余奇,也就是多餘的部分。所以,孫子兵法的原意,說的並不是要完全劍走偏鋒、以奇致勝。而是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埋伏一支多出來的兵力,這就是奇兵。」
「所以,所謂的正奇之爭,其實並不是怪與不怪,而是多設一支總預備隊。這支總預備隊用好了,在我方被動,敵人加大攻勢的時候,可以應急來守。在我方主動,敵人加強守勢的時候,可以出其不意地加強進攻。總歸一句,設置預備奇兵,能夠在戰鬥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致勝的關鍵。因此,這說的不是是奇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唐卡說到這兒,加重了語氣:「當然,正與奇,既是分,也是合。一般來說,兩軍對壘,正面的大部隊是正,側翼的小問隊是奇。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說兩軍交鋒的時候,正面戰場的沒動,側翼先衝擊敵人,等敵人亂了陣腳,正面大部隊再壓上去。這種情況,側翼的小部隊就是正兵,而正面的大部隊是奇兵。」
「至於相互轉化,也很好理解,已經投入戰鬥的,是正兵;預備隊,是奇兵。預備隊投上去,就變為正兵了。正在打的部隊撤下來,又變成奇兵。這就像我們平時說的足球比賽,場上只有十一個人,每場只有三個換人名額。這場上的十一個人,就是正兵,而三個換人名額,就是奇兵。如果把正兵和奇兵用好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