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不同意見
「書記,我們有這個信心。//www、qВ\\」
沉yin了半晌,劉勇奎率先對陸睿說道。
劉懷林也點點頭,恭敬的對陸睿道:「書記,請您放心,我一定配合好劉書記的工作。」他很清楚,依照陸睿的脾氣,能夠在今天的這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來,分明是對自己在曲風縣的某些行為不滿了。
陸睿默默的看了他們兩個一眼,輕輕說道:「希望你們不會讓我失望。」
「書記,縣政fu準備上馬一個汽車工業園的項目,我們縣委正在討論這個事情。」劉勇奎見狀,連忙把劉懷林前段時間提出的一個計劃提了起來,想要用這個方法獲取書記的認可,畢竟是他的心腹提出來的計劃,也許陸書記能夠高興。
眉頭一皺,陸睿詫異的看了劉懷林一眼,然後對劉勇奎道:「我喝的差不多了,你們兩個陪我到休息室坐一會兒吧。」
很明顯,他是對這個汽車工業園區感興趣了。
仁慶市已經有了一個汽車工業園區,那是胡光照那幾個衙內在南華那邊投資建立起來的,規模不算很大,但是效益還不錯。
說起汽車工業園,g省實際上是有一個重點建設項目的。
g省並不是汽車大省,改革開放前,只有一家汽車生產企業,即海安汽車廠。
70年代中期,國家要上第二個汽車製造項目,即第二汽車製造廠,在全國範圍內選點,g省省會海安是備選地之一。經過幾輪篩選,很多點都被放棄了,海安走到了最後。海安之所以走到最後,可能有幾大原因,比如海安四周都是山,便於二汽的隱蔽。海安原來有一家拖拉機廠,為了爭二汽項目,省里撥了一筆款,將拖拉機廠擴建成了海安汽車廠,既有工業基礎也有汽車製造方面的基礎。最終,因為純戰備原因,二汽選址定在沒有任何汽車製造基礎甚至沒有工業基礎的別的城市,海安錯過了這次發展機會。即使如此,由於省里的投入,海安汽車廠也搭起了架子。當時,海安汽車廠並沒有自主生產能力,只是進行汽車改裝。
改革開放以後,汽車工業在全國經濟格局中,權重一天天加大,各地開始大力發展汽車工業,投入向汽車製造傾斜,全國冒出了一批小而全的汽車製造企業。g省也將汽車工業的發展提上了議事日程,將海安汽車廠列為汽車生產基地,加大了投入。從此而始,海安汽車製造廠開始轉型,生產一種經濟適用型小汽車,但因為在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弱勢,這家汽車廠僅僅只是勉強維持而已。
直到上個世紀末,華夏汽車工業大發展,各地均把汽車工業列為支柱產業。g省的領導們坐不住了,提出了將汽車作為支柱產業的口號,相應出台了一個發展汽車工業的規劃,這才有了以海安汽車廠為基礎的汽車工業園。
十年之前,陸睿就對g省的汽車工業有過一些了解,那個時候他是準備搞汽車配件廠,讓順安的經濟朝着這個方向發展,但是經過詳細的了解和計算之後,陸睿卻放棄了這個想法,不但如此,陸睿對於全國比拼着以汽車工業為支柱,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華夏經常被稱為地大物博,汽車工業的發展前景也確實不錯,在陸睿看來,這也只是一個想法罷了。真正的問題在於,即便是美國那麼發達的國家,也就只有三家大的汽車製造廠,一個華夏,就冒出幾十家汽車廠來了,幾乎每個省都有幾家汽車製造廠,汽車倒是越做越多,就沒有人仔細的想過,造這麼多的車,將來往哪裏賣?
誠然,華夏人口多,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家庭都有了購買汽車的能力。可購買力僅僅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消費承載力。比如2006年的時候,京城的汽車保有量為兩百萬台,人口不過兩千萬,這個增長規模僅僅是用了二十年不到,如果換成目標三百萬台的話,估計十年就可以達到了,而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si家車將會出現,到那個時候,一個城市如果達到幾百萬輛車的話,會有什麼現象?
以仁慶市為例,如今僅有的十多萬輛車,城市已經擁擠不堪,如果有一百萬輛兩百萬輛,城市jiāo通還不癱瘓?這麼發展下去,總有一天,華夏汽車工業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