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感覺到,認知超出一定程度後,再拉低自己的認知,真是做不到的,就是無法寫出來,對於自己認識到的錯誤就是不無法寫出來,而如果自己沒有認知到的錯誤,這樣表達出來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不知道別人是否也是這樣的情況,不過自己也不是荒唐地寫了,可是那些荒唐的情景並沒有什麼問題,所有看的人都會認識到這是虛幻的,不是現實的,可是對於認知來說,就不這樣了,如果我認知偏見了,自己沒有感覺到,看的人可能更加無法感覺到,至少很多人不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是很可怕的,這種認知上的錯誤,如果被描述出來,那看的人怎麼看,讓他們思考着看,這很多時候也不現實,因為他們可能不會去思考的,只會順着寫的人的認知看的。
這樣寫是否是好的,到底是真實的,還是錯誤的認知,這變的可怕,讓我猶豫了,雖然我已經在書寫的時候強調了很多,就是怕別人跟着我的思維,這樣就會出現一些災難,歷史上很多事實表述了這種災難。
這恐怕是寫認知的人最大的難關,寫個小說什麼的,看看娛樂下,讀者快樂下,也就沒有什麼了,如果讀者陷入進去了,那也是讀者的災難,大部份人不會形成一種共識的,而認知就不一樣,會造成一種群體性共識出現,而這種共識如果是錯誤的,那就發生災難了。
還是總是強調一下,思考,這是一些思考的素材,如果當成共識,當然個人認知,必須自己去證實,必須自己思考,才可以接收,也可以懷疑地接收,然後去證實,唉,我可不想被天地給設計,給這世界的規則給設計,自己不能被設計,也防止被這書影響的人被設計,事實上這世界就這樣的,我清醒着可以這樣敘述,其他人就未必了,有機緣看到這裏的人自己謹慎吧。
很多事實,無可避免,也無法避免,錯誤會發生,這是一種冒險吧,人類的一種冒險,不冒險就停滯不前了,而停滯很有可能導致人類的消亡,沒有任何辦法,冒險並且謹慎前進。
寫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想法跳出來,超出了故事構思裏面的框架,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寫這裏,實在沒有辦法融入,而不記錄,就會消失掉,再也回憶不出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
將故事主線構思出來,然後用另外一種反顯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方式也不錯,覺的不錯就嘗試寫寫看,下次想到別的方式表達,就又變成另外一種描述方式,時間看起來真的不夠了,家的世界和單獨一個人的世界確實真的完全不一樣,也許放下一些,給後人留點喜悅的空間,給自己找個藉口吧,思考還是要繼續的,至於真的時間少了,那也沒有辦法了,自己畢竟是凡人,也在人間生活,經歷這人間的一切。
真的會和其他人一樣嗎?就像自己這樣認識的人,也會最終走向這個世界,為什麼?自己很清晰地知曉,自己內心想要,然後現在實現了,這一切都平靜了,也不知曉以後會發生什麼?而經歷這些後的自己是否更加成熟了,未來都會向自己證實這些,平靜地看着自己的未來,現在到是很平靜的想着,真的到了那種程度,面臨的時候,自己肯定有所波動的,這裏記錄下來,以後對比就可以知曉了。
為何放低自己的認知去敘述那些個人描述,我不應該這樣做的,為了表現藝術性,或者符合那種設定人物特定的認知,而這樣敘述,我又不是來講故事的,我是在尋求思考的,自己真的走偏了,也許使用那個設定的人物,但是思想還是用更多的認知,這樣雖然不符合現實中那個人物的思想,不過,真的不需要考慮這樣多,因為這是小說,即使破壞了真實性,那又怎麼樣,嘗試去描述,去思考就行了,自己的目的本身就不在意於小說。
人可以反抗那種規則嗎?就像睡眠,就像生死,就像人性,就像一些所謂的物理化學規則,這恐怕很難吧,這是一種世界運行規則,要脫離這些,必然要先尋找到優化替代的方式。
有時候,在開始的階段情感的想法是非常好的,想的也是非常好的,只是做的時候,做砸了,這時候收穫的情感是差評的,面對這些,自然要先做好心裏準備,只是失落畢竟是難免的,也許這時候,原始的那種好的情感就被傷害了,就退縮了,再也不想去碰這樣的事情,這種經歷在現實中必然都存在,一點點地侵蝕腐化着自己,能否避免?
雜談散記-不要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