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很認真地說道:「我知道,這個要求有點過分了,人們收藏,為的就是能夠升值,很少有人是為了收藏而收藏的。」
「不,一點都不過分,其實不用您說,我也不打算賣。」
這話張天元說起來有點違心了。
雖然保羅·拉米熱的東西很好,但這是對老太太,對西方銀器收藏家而言的。
對他來說,這就是能夠變成錢的收藏品而已。
當然,這是他之前的想法。
一旦他答應了老太太的請求,那麼肯定就不會將這東西賣了的,反正他的神羅博物館也有西方藝術品展覽館,雖然說並不大,也不是主流,可是裏面的東西卻都是一等一的好。
大不了以後將保羅·拉米熱的銀器收藏起來,放到裏面進行展覽也好,對他來說,這不是什麼做不到的事兒。
他可以答應,也可以不答應,對方無法逼迫他,所以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意志的體現。
說句真心話,他對西方藝術的興趣有限,比如說那些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美金的油畫,他明知道很好,也知道好在哪裏,可就是不喜歡。
相反,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不算昂貴的國畫,他卻更加喜歡。
這就是審美的區別了。
他並不歧視歐美人的審美或者歐美人的藝術品。
他只是不喜歡而已。
不過有一點你必須得承認,或許是因為歐美佔據了這個世界的話語權,而且大多數都是達國家,所以導致了西方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是完全過中國藝術品的。
張天元最初想要搜集歐美藝術品的原因,也就是為了錢。
既然有人喜歡,就多從歐美人士手裏頭賺點錢,也沒什麼不好的啊。
「呵呵,我相信你年輕人。」
老太太在柳憐的攙扶下站了起來,然後說道:「跟我來吧,我過去從你們國家收集了不少的好東西,你可以過來看看,有喜歡的就帶走吧,不過那些東西是要給錢的,我想去世之後,把我的遺產捐獻給古董文物的保護。」
「那是當然。」
張天元也沒想白要別人的東西,那樣會讓他感覺心裏頭很不舒服,好像總欠別人人情似得。
他不知道老太太這裏有沒有古董珠寶,但是先看看再說吧,如果有的話,就買走,沒有的話就不要提了。
總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趁火打劫的大壞蛋。
「天啊,您這裏怎麼有如此多的上浦老銀器?」
進入老太太的私人展覽館,張天元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這裏擺放了大量上浦的老銀器。
張天元初期的時候在上浦那邊弄過古玩店,所以對上浦的老銀器非常熟悉。
2oo6年都第一歷史檔案館曾宣佈了一份「光緒三十二年中國參加意大利米蘭賽會史料」。
從這份史料可知,19o6年,意大利米蘭舉辦世博會,在上浦經商的廣省人嚴其章曾奉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委派赴意大利參會。
他以上浦虹口桃源坊的寶興公司和上浦新馬路的永昌公司及江南商務局名義選送的參展物品中,就有上浦本地製造的金銀器。
雖然史料上沒有明確說明,送去參加米蘭世博會的畢竟是上浦哪家銀樓製造的金銀器,但上浦本地造金銀器參加19o6年世博會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比1926年石頭城幾家銀樓造銀器參加費城世博會的歷史早了2o年。
上浦銀器為什麼能被挑選出來參加世博會?
這得益於2o世紀初上浦銀器的蓬勃展。
具有財富保存、觀賞、陳列、生活實用等多重價值的銀器是近年來收藏界的新寵,而近代上浦銀器的異軍突起更令人驚訝。
近代上浦銀器的異軍突起並非偶然。
考古現表明,早在北宋時代,上浦地區就有銀器出現了。
1974年,上浦考古工作者在修復北宋末期修建的一座寺廟——松江方塔時,在地宮內現一精美的漢白玉石盒,石盒內有釋加牟尼佛像,像的兩旁擺放有兩隻刻有落款的銀盒。
1972年寶山月浦南宋譚思通夫婦墓葬中現的28件金銀器是上浦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三三一三章 算是老太太的遺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