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fbi前來釣魚的兩個探員。
張天元心中有點亂。
他坐在農場二樓,打開窗戶看着外面,隨手捧起一本書看了起來,一邊喝着咖啡或者茶水,一邊看書,這一直都是他喜歡的生活方式。
曾經很矯情的認為,咖啡館適合聽流行音樂,諸如歐美的流行歌手,奇形怪狀的樂隊和組合;
茶館適合聽懷舊音樂,比如卡彭特,比如惠特尼;
同樣的道理,咖啡館適合讀一些很洋派的書刊,諸如、等等,而茶館非常適合讀那些飄滿紅塵往事的國文經典,比如、等等。
叫一壺西湖的雨前新茶,要兩個杯子,一個杯子斟滿釅釅濃茶,另一個杯子空空的等待,讀書讀到拍案叫絕的當兒恰好進來一位喜書的朋友,真是天底下莫大的幸福。
當然,現在這條件可沒那麼齊全,他只能自己給自己放點音樂、倒一杯咖啡,舒緩舒緩心情了。
坐在那裏,有些往事不由得就浮現在了腦海中。
他隱約記得自己還住在上浦的時候,去了那位慕容先生的茶館裏面喝茶,並且一翻閱俞曲園。
卷三里有一則軼聞:「前明才女葉小鸞,許嫁張氏,婿家以棗茗為謝,俗所重也。茗中乃有斷玉搔頭一支,大驚,密棄之,後果未婚而夭。」
曲園先生是俞平伯的先人,一生著述等身,這位道光三十年的進士以一句「花落春仍在,雁去秋未來」一鳴驚人,深得當時鼎定東南的曾國藩讚賞,他寫的葉小鸞恰好是我心儀已久的明代奇女子。
史書載,「小鸞工詩文詞曲,雅擅丹青」,後人評價:「詩則與古人查上下,間有差勝者;詞則情深藻艷,宛約凝修,字字敘其真愁,章章浣其天趣,成風散雨,出口入心,雖唐宋名人,亦當避席。」
縱覽小鸞身後遺編,才情是有的,天分是有的,但止煙花三月少女閨秀爾,難以忝列詩詞大家之輩,後人的種種評價大都言過其實。
似乎好奇和新奇掩蓋了公正和公平,似乎自古以來佳人難覓永遠是人們誇讚的口實。
事實上,葉家共有三姐妹,小鸞在葉氏三姊妹中行次末席,她的大姐葉紈紈、二姐葉小紈,文才皆不在小鸞之下。
葉紈紈著有詩集,葉小紈則有雜劇傳世,都是文采斐然,一時瑜亮。
葉氏三姊妹中,小鸞生年最短,只活了一十六歲,並且死在大婚前五天的夜裏,也算是早夭。
小鸞傳世的遺物不僅僅是她的詩文,還有一塊惹人遐思的眉子硯,據說是她訂婚時舅舅送的賀禮。
書載:「此硯長三寸,寬二寸,厚半寸余,面有犀紋,形狀腰圓,硯池宛若一彎柳眉,故名眉子。」
葉小鸞得到此硯興奮之狀不可言表,寫了二首七絕托工匠鐫於硯背,這裏且錄其一:「素袖輕籠金鴨煙,明窗小几展吳箋,開奩一硯櫻桃雨,潤到清琴第幾弦。」
小鸞逝後,眉子硯也悄然失落,不知去向。
關於這塊珍貴的眉子硯,古董行兒里有一個神奇的傳說,說是此硯非百年不出!
果然,小鸞身後第一個百年,眉子硯現身杭城,被袁枚品玩,後來流傳到羊城。
第二個百年,眉子硯歷盡神秘旅程,靈心回歸,又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杭城郊區的袁浦,被王壽邁在冷攤遇見,王本來是衝着一塊舊硯買回,回到家中清洗卻見到硯背的銘文和小鸞的印章,驚得半喜半瘋。
為了保存眉子硯,以防賊人巧取豪奪,王壽邁把硯寄放到蘇城著名的藏硯樓里,那裏不僅有徐姓主人駐守,還有家丁守衛,大可放心。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眉子硯放進樓里不期月,藏硯樓突然燃起一場撩天大火,等到火熄樓坍,眉子硯早無蹤影。
有人說江洋大盜防火打劫,有人說徐家主人自己焚樓。
如今第三個百年之期堪堪滿過,天下多少慕古者對這塊世間不二名硯孜孜以求,期待在桌案上紅袖添香,看16歲的葉小鸞吳儂細語深情款款,拈着湖筆在碧紗窗下寫:「絲絲楊柳拂煙輕,總為愁人送別情。」
張天元讀書向來喜歡窮追考據,對曲園老人說的「玉搔頭」三字着實想不出出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