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非要把自己的臉伸出來讓他打,那他自然不客氣了。
「不錯,關於乾隆工,我倒也了解一下,除了三位所說的特點之外,還有兩點比較重要。」
莉莉婭的父親也是不甘寂寞,顯示了一下自己的學識。
「其一,拋光十分精細。
玉質的好壞,決定了這塊玉雕能不能拋光,只有頂級的玉料,拋光後才能形成所謂的『玻璃光』的效果。
乾隆工的拋光是那個時期的典型特徵,無論宮廷還是民間製作,以後則少見。
乾隆時期,比任何時期的拋光都要好,那個階段,由於工具的改善、時間的充裕和不計成本,在玉器的製作方面,往往是『去髒留純』。
玉的純淨度好和密度高,才可能形成所謂的高光效果,如果玉的密度不夠或有裂痕,一旦經過拋光,就容易顯露出玉的瑕疵來,所以,乾隆工的選材,是相對講究的,民間就有『好玉有光』的俗語。
拋光不止於表面大部,連最小的細部也不會遺漏,特別是極小的細部,也充分的雕琢拋光,這是鑑定乾隆工玉器的一個方法。
這對玉碗拋光雖然也不差,但實在很難玉乾隆工扯上關係。
其二,乾隆工擁有比較繁瑣的匠氣!
這個特點這也引來一個相對麻煩的問題,就是乾隆宮廷的玉器,力求薄、求細。
因為那個時代,玉雕深受外來玉雕的影響,不計工本而力求精美。
所以,許多留存的宮廷玉器,都以俏、薄、繁為特徵,有的玉雕用『薄如蟬翼』來形容,毫不過分。
這就使玉器從實用器而轉為欣賞器,僅供達官貴人們觀賞,這一定程度上消弱了玉器的實用價值和普及。
相反,民間的玉雕,卻吸收了這一時代的工藝特徵,又減少了宮廷造辦處的匠氣,既有大氣和渾然天成的特點,也有民間率性純真藝術語言的表達,從而成為玉器製作的巔峰。
這兩對玉碗,在匠氣上並沒有那麼繁瑣,反而更加流暢自然。
所以我可以肯定,它們不是乾隆工玉器。」
話說到這個份上,就連溫蒂和莉莉婭也覺得張天元是看走眼了,花了一萬美金買了一件根本不值錢的東西。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