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芹齋最經常被人提起詬病的,就是他倒賣唐太宗昭陵六駿的寫真石雕。
當然,經他手周旋的可稱為國寶的東西太多了,完全可以組建一家中國古典藝術的博物院,而且,一定是最頂級的。
當然,這些東西現在都散落在歐美各地。而恰恰因為這些東西的品種,路份都是敏感的,這些真正的中國古典藝術瑰寶極少在這些年所謂的「回流」浪潮中回到國內的。
這個江浙人,身上有種江南文人的書卷氣,又沒有讀書人的假清高和迂腐,他好學不倦又精明過人,而且善於交際和周旋。
他是孫中山引為「二哥」的張靜江的好友和生意拍檔,湖州張靜江的故居堂屋懸掛的「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儼然一副名士風範。
盧芹齋的公司張靜江是大股東,孫的資金靠張的資金支援,孫,張,盧三人關係緊密而微妙。
這個原本沒讀過多少書的盧芹齋,在古董買賣中顯露出對藝術和生意都超常的敏銳,他周旋於學者,文人,政客,生意人之間,各個方面都如魚得水。
知名「大盜」敦煌學大家伯希和為他撰寫古玉介紹,陳夢家赴美做青銅器的研究,他多方周旋打通關節,他也毫不隱晦自己的商務秘密,將自己購入這些青銅器的來源去向和盤托出。
他也應陳夢家的請求,向清華大學捐贈過重要的青銅禮器。
然而無論他在這個行業多麼優秀,在張天元看來,發國難財,將中國的東西倒騰到國外,然後又讓外國人靠着這些東西來狠狠賺中國人的錢。
這種人別說稱為專家了,其實連做人都是不配的。
現在國內不太提及這個人,即便是提及,也都會被罵成賣國賊,張天元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妥。
其實,也和諸如青銅,瓷器,玉器,家具,書畫等等所有門類一樣,很多問題不是翻翻書清談研究能解決的,你不投身進去,不牽扯到很多切身的利益,是不能真正弄懂弄明白點什麼的。
就如一場拍賣之前,你幫客戶標下幾件東西,多少價錢買下是合理,多少價錢買下一定是賺到,最高可以跟到多少價,原因分別是什麼,這些東西是什麼來路,為什麼看着差不多的估價卻差了很多,這個估價是合理的嗎?
不合理的話,原因是什麼?
傷修?品相?這類貨通常出傷修品相問題的點在哪裏?如何查驗?這些可能是哪個圈子的貨,又在哪個圈子轉過,如果買到我們手裏,下一步又作何打算,等等,諸如此類。
即使是非常有經驗非常敏感的,之前準備的再充分,到了現場可能又有很多突發狀況,需要臨時調整和決斷。
在這樣的時候,你對某類貨真的懂多少,才能看出來點了。
而早期佛教造像這個門類,國內的行家們還無所謂多少接觸的機會和大市交易的經驗,當然,少數一些人有特定的圈子,也都是早年幫歐美人日本人寶島人代貨時,摸過一些,總得來說,還很不成熟,沒啥像樣的市場。
但是東西,當然是都喜歡的,所以常見一些做其它部類的大行家古董商們,會在國際大拍上拍一些東西。
造像的東西也有它辨別真贗路份,評定價值的標準,需要接觸,學習,歸納,總結。
比如看「開相」,就是面部表情,大行家們能看出很多問題,而很多時候我們只能覺得不舒服,似是而非,沒辦法拍板。
戴維斯手裏這尊佛像,如果張天元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曾經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過的東西。
不知道這小子怎麼弄到手的。
他起初以為這是一件贗品,可是等仔細看過之後,卻不得不確認,這是一件真品。
這種東西,價值真得很難說。
普通的收藏家,可能幾百萬也不敢買。
但是如果是博物館的話,可能花費上億也是心甘情願的。
這就看怎麼欣賞了。
張天元自然是出於博物館那個層次的,這東西對於中國人來說,意義自然十分特殊。
儘管不知道戴維斯怎麼弄到手的,但既然這傢伙拱手相送,他又怎麼會不接受呢?
鑑於這東西比較特殊,他就沒有給在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