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祖鼎力天下,已有八十一年,子孫承其福澤,固有今日江山之穩。而皇室子弟英才倍出,堪為我大康朝之幸。
現今禮親王世子銘觀,器質高雅,守義溫仁,孝惟德本,飽讀詩書以擬鴻儒,虛心待人善心為佳,故特冊封銘觀為寧王。
又有裕親王世子銘淇,風華昭茂,高絮禮正,清英儼恪,積善以興化,殫邪以矯俗,體足剛直,故特冊封銘淇為德王。
望銘觀、銘淇從今往後,恭承天地以章神明,尊祀世統以昭功德,護我大康江山社稷,為宗室宗親做出表率,則朕之心安矣。
此令,天下公卿百官,四方民眾,宜悉祗奉,以知朕意!」
從傳說要冊封兩位親王世子為帝國親王,到正式的這份聖旨出來,足足過了六天時間。
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有多少人知道。
許多老百姓也不需要曉得那麼多,他們只用知道,皇帝的兩位皇子一起得病暴斃了。
這麼一來,冊封兩位親王世子為親王的舉動,就很清楚了。
皇上沒有兒子,這是在預先冊立親王,準備在裏面選一個繼承皇位嘛!
本來京城人就八卦,見狀立刻在各個茶樓、酒家、街頭巷尾討論了起來。
「嘿,你說哪一位親王能繼承大統?」
「廢話,肯定是寧王呀!寧王從小就是溫文爾雅的讀書人,深得儒家真傳,是一個當皇帝的好人選!」
「你這話我就不同意了,寧王不錯,但德王更加接地氣!我就喜歡為咱們老百姓打抱不平的人!」
「是呀,還有在去年蝗災的時候,是誰一天到晚十二個時辰不停火的給咱們供應幾乎是免費的稀粥和饅頭?不就是德王嗎?他當了皇帝啊,咱們都能享福!」
「不不不,真正做皇帝,不能像是德王這樣,他太沒有規矩了,做事情有點隨心所欲。必須要規規矩矩的皇帝,才不會亂來,才能讓咱們安穩。」
「呸!大康這個朝廷,能讓皇上亂來嗎?德王又不是暴君,人家發明了那麼多東西,是懂得怎麼生活的!大家跟着他,沒錯!」
「我覺得還是寧王穩當一點,大臣們應該也都會支持他吧?」
「這倒也是,你讓儒家和法家的人來選,多半還是仁王有最大的優勢!」
「……」
老百姓們議論紛紛之餘,這場爭論也延伸到了六部、到了朝堂之下。
無數的官員都在暗自里討論和猜測,有許多的官員都琢磨着,自己是不是需要提前站隊。
仁王柳銘觀對此是連連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小王現在只是親王,應該是以學問為主,同時學習更多的知識,別的事情一概和小王無關,請諸位不要再談論比較小王和德王了。」
德王柳銘淇就更加直接。
他都沒有對外面發話,而是興沖沖的忙着自己的「消除鬼門關」大計,尋常的人根本連見他的面兒都不能,更別說聽他表態了。
在少年看來,這些人純粹是吃飽了沒事兒做。
皇上才四十八歲呢,人家八十歲老翁都能生兒子,更別說是有着三千佳麗的皇帝。
哪怕是輪流着播種下去,總能有一個成功的吧?
因此不用想着什麼皇位,那都是虛的。
再說了,對於現代人來說,只要能保證吃喝玩樂,幾個漂亮小老婆伺候着,並且政局穩定,處於太平盛世,不當皇帝最好!
既然沒有需求,他自然連裝樣子都懶得裝。
少年把三個徒弟,柳銘宥、方小胖和巫夜霜給叫了過來。
今年三月過後,在金明池反覆飛了十幾次的方磊,便興沖沖的帶着柳銘宥去了大江大河區域實驗熱氣球。
柳銘淇給他們配備了上百個助手,以及足夠的護衛力量,光是各種用具和器材就用了七十多輛馬車。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方小胖這個混蛋東西,居然出門沒有跟方夫人打招呼,直接一溜煙就跑了。
這下弄得方夫人上門破口大罵了柳銘淇一頓。
要不是方大將軍聞訊趕來,說不準柳銘淇還要挨罵多
第二十四章 開干吧!【第四更!求全訂!求月票!】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