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剛剛朱儀是在請求,那麼,以太上皇的身份,說出這番話,其實就更像是要求。
天子有諾在先,太上皇開口在後,這麼一鬧,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天子都再沒有輾轉騰挪的餘地。
果不其然,天子聽完之後,神色微微一變,目光在朱儀和太上皇的身上逡巡片刻,忽然便收起了所有的情緒,笑道。
「太上皇親自開口,朕豈能不給這個面子?」
「既然朱將軍執意如此,所謂君無戲言,朕准了便是,即日起,朱將軍便去東宮當差,好好服侍太子,為天家盡忠。」
最後的這兩句話,天子說的頗有深意,但是,朱儀卻仿佛沒有聽到一般,叩首道。
「臣謝陛下天恩!」
不過,就在眾臣都以為,這件事情到此為止的時候,卻聽得上首的太上皇再度開口,道。
「說起此事,朕倒想起來,當初先皇在時,曾為東宮備設幼軍,操習武事,如今,太子出閣在即,又有朱將軍此等精通騎射弓馬,家學淵源之臣入東宮輔佐,不妨便讓他來做幼軍統領,皇帝覺得如何?」
來了!
這番話一出,底下的一眾大臣,頓時打起了精神。
他們早就在疑惑,為什麼朱儀會如此執着於,要入東宮侍奉,甚至為此不惜眼睜睜的放過,讓成國公府復爵的機會。
現在看來,一切都不過是幌子,朱儀,或者說,太上皇真正的目的,就是幼軍!
怪不得,朱儀一上來,就旗幟鮮明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怪不得,他肯放棄這個大好機會,只為了進到東宮裏當一「侍衛」。
是了,憑朱儀在勛貴當中的身份地位,也就只有太上皇,才能讓他這麼做了。
畢竟,如今成國公府依靠於英國公府,而英國公府,則依靠於太上皇,再想想最開始的時候,太上皇話里話外,要為春闈的「頭籌」求一個重賞。
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一次,太上皇怕是早有預謀。
對於備設幼軍一事,站在文臣們的立場上,自然是不贊成的。
畢竟,還是那句話,幼軍和普通的上直衛不同,進入到幼軍當中的,除了世襲的禁衛,京營的精銳,還有就是各家的勛貴子弟。
東宮是儲君,是國本,是未來的天子,若是和這些人走的過近,難免再有勒石燕然之念。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太子過分親近勛貴,實際上,也並非文臣們想要看到的。
如果說,剛剛朱儀請求去東宮侍奉,還能算是個人的請求的話,那麼,為東宮備設幼軍,就是毋庸置疑的朝廷政務了。
所以,幾乎是毫不猶豫的,文臣列中,于謙便出言道。
「陛下,今日春獵,不宜商議政事,故而臣以為,和東宮相關之政務,還是待回到京師之後,再朝議商討不遲。」
應該說,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于少保還是給太上皇留了面子的,但是,也委婉的點了出來。
和東宮相關的政務,需要上「朝議」商討!
但是事實上,這不過是藉口而已。
只要對朝堂稍有了解的就知道,和東宮相關的政務,在朝廷所有的政務當中,算是最特殊的一種。
要知道,太子並非天子,所以,一般來說,太子影響朝政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其一自然是特殊情況下,受命監國理政,這種情況在洪武,永樂年間,都出現過不少次,並不稀罕。
但是,如今東宮幼弱,而天子卻春秋鼎盛,所以至少十年內,這種情況應當是不會出現的。
其二就是比較正常的,也即是通過東宮屬官,在朝廷發聲,進而干預朝政。
這種方式歷朝歷代都有,大多數的太子都是這麼做的,事實上,這也是太上皇一黨,一直希望太子早日出閣備府的原因所在。
至於最後一種,則是太子直接議論朝政,這種方式在很多時候,也很常用。
畢竟,太子在東宮期間,雖然不理政,但是卻會學習政務,既然要學習,自然就是要發表自己的看法的。
而且,太子的身份特殊,於臣下是半君,於御前卻是臣子。
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