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四十四章:召見勛貴

第四十四章:召見勛貴

    集義殿中。

    隨着成敬進來的三位勛貴,身着全套冕服,臉色瞧着不大好看,走到殿中,看見端坐上首的朱祁鈺,拱手拜道。

    「參見王爺。」

    「免禮,賜座!」

    朱祁鈺打量着眼前的三位。

    他們幾乎是現在的勛貴當中,能夠拿得出手的,說話最有份量的人了,都是靖難功臣的二代勛貴,剩下的要麼是資歷不足,要麼是剛剛襲爵,年齡太小。

    前世在皇位上坐了那麼多年,他對於勛貴的情況,自然是了解的。

    大明開國百年,共有開國功臣和靖難功臣兩次大規模的封爵,實授的約有百位。

    但是由於太祖皇帝晚年瘋狂的除爵,再加上這些年林林總總,因為各種原因被除爵的。

    大明現存的勛貴大約有五十餘位。

    其中有開國功臣僅剩九位,基本都被留在了南京。

    靖難功臣有三十餘位,是如今京城勛貴的主要來源。

    還剩下十餘位,是仁宗,宣宗以及今上所封的勛貴,這部分人數不少,但是大都被外派到各地,鎮守一方。

    在很多文臣的刻意引導下,很多百姓都覺得,勛貴就是拿着朝廷的俸祿,抱着世襲罔替的榮光,天天干欺壓百姓之事的朝廷蛀蟲。

    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作為武臣當中的頂級力量,勛貴在大明的武臣體系當中極為重要。

    拋開遠離政治中心的開國勛貴不談,以朱祁鈺的眼光來看,剩下的勛貴大約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資歷深的,一種是資歷淺的。

    前者以靖難勛貴為代表,資歷深厚,父祖曾斬將奪旗,為大明立下無數軍功,在軍中實力威望很高,又因為封爵年久,常年與其他勛貴聯姻,關係網盤根錯節,勢力頗大。

    這一類勛貴,朱祁鈺更願意稱他們為京師勛貴。

    因為他們的基本盤,就是在京師當中,他們的主要作用,是負責軍隊的管理事務,五軍都督府的大多數掌事官,都從他們當中選拔而出。

    憑藉深厚的資歷和複雜的姻親關係,他們很容易擰成一股繩,因此只需要幾個代表,就可以抗衡日漸強大的文臣集團。

    但是缺點是,因為封爵的時間太久,導致他們根本沒法上戰場,有個別能打能戰的,也更願意領兵出去平叛,不會在京師當中掌事,再加上因為選拔的範圍不夠廣,導致五軍都督府腐敗,無能,舞弊等各種問題,頻頻出現。

    另一種則是資歷淺的,說白了也就是仁宗,宣宗,以及今上所封的新晉勛貴。

    這批人的人數不多,但是質量很高,他們當中最早封爵的也不過才二十餘年,近些的只有幾年,而且並非依仗靖難得爵,基本上都是靠實打實的軍功,一步步走上來的,所以他們的能力很強,但是缺點是資歷不夠。

    這一類勛貴,朱祁鈺將他們稱為外地勛貴。

    因為他們被封爵之後,往往會被朝廷差遣,前往各地鎮守或者領兵平叛,常年不在京師當中,也是各地領兵主將的首要人選。

    這批人,可稱得上是對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祁鈺沒有仔細的算過,但是通常來說,這些外地勛貴,大多都會在鎮守之地待到年老,或者在平叛中戰死,將爵位傳到下一代的手中,才會被召回京師,安安穩穩地待到新的一輩長成。

    一般來說,如果新的一輩依舊出色,那麼就可以在京師當中站穩腳跟,進入五軍都督府,成為京師勛貴的一員。

    如果新一輩資質平平,那麼傳承個兩三代,待資歷上來了,也勉強能夠晉身武臣的最高層。

    大明的武臣體系,就是依靠這種內外合作,不斷流動的模式,維持着良好的運轉。

    然而現在,突然之間,這個體系被打破了。

    原本京城當中共有三十餘位靖難勛貴,這其中除了英國公這個頂樑柱一樣的一代勛貴,還有七八位資歷深厚的二代勛貴以及十幾個正當壯年的三代勛貴,剩下的還有七八位,則是剛剛襲爵的四代勛貴,多是十幾歲的孩子,還不到參與政事的時候。

    這次天子親征,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掌權的二代



第四十四章:召見勛貴  
月麒麟推薦:  重生大唐皇太子  北宋官家  大唐皇太子  明謀天下  
隨機推薦:  萬相之王  離婚後的我開始轉運了  血道帝尊  盛賦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