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魏春 > 第四九八章 勸戰(二)

第四九八章 勸戰(二)

    測試廣告1        已至未時三刻,日頭正暖。伏魔府 m.fumofu.com河水波光粼粼,時不時就有魚兒越出水面。

    開春之時戰事便起,兩岸的良田並未耕種,如今田中長滿了野草,綠意怏然。

    南軍便在此處紮營,浩浩蕩蕩數十里,儘是營帳,一眼望不到盡頭。

    一杆近有三丈高的信幡迎風飄揚,上書一個偌大的「昌」字,旗下便是昌義之的帥帳。

    昌義之年近五旬,兩鬢班白,身形中等,容貌普通。此時只穿着一身布衫,站在汧水南岸,細細的觀望着北岸的魏軍大營。

    若非身側軍將林立,旗幟飄揚,誰都看不出他是手握十萬大軍的統帥。

    如今,南梁還在世的名將當中,他與韋睿齊名。

    而在梁之前,也就是宋、齊兩朝之時,韋睿聲名不顯,多事幕僚之務。但因出身三輔韋氏,故而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助蕭衍起事,才嶄露頭角。

    三年前,在鍾離之戰時,韋睿與曹景宗馳援堅守鍾離的昌義之,大敗元英、邢巒、楊大眼等北魏名將,掩殺魏軍精銳數十萬,才一朝聞世,得以進爵為侯。

    而與之相比,昌義之少時便有武干,予南齊時就多立戰功。蕭衍任南雍州(襄陽)刺史時,昌義之便是其心腹大將。

    後隨蕭衍四方征伐,連戰連捷,勇不可敵。包括南齊國都建康,也是昌義之率軍攻克。南梁建國後,蕭衍封其為永豊縣候、直閣將軍(從三品,掌宿衛,類似北魏領軍將軍。)

    之後,蕭衍又授昌義之假節,調任徐州刺史,鎮守鍾離。

    時值元恪繼位的第三年,其野心勃勃,誓要一舉蕩平南梁,拜中山王元英為征南將軍,率十萬大軍攻梁。

    這一攻,便是整整五年,小小的一個鍾離,就如銅牆鐵壁,使魏軍不得寸進。

    不論是元英、李崇、李平、邢巒、楊大眼等,但凡大魏數的着的名將,除奚康生與崔延伯二人鎮守北地。余者無不在鍾離城下悻悻而歸。

    直至鍾離大敗,以元英、邢巒、楊大眼落荒而逃,魏軍一戰折損二十餘萬精銳而告終。

    而最危急之時,莫過於元英大敗前夕。近二十萬魏軍圍困鍾離,城內的數萬大軍戰至不足三千人。


    若非昌義之每戰必身先士卒,硬是堅守到韋睿與曹景宗率軍來援,怕是南梁都已被元英給滅了。

    所以,這個如鄰家老農一般的老倌兒,真心不是個善茬。得知是昌義之領軍之時,李韶如臨大敵

    「多肥的良田,整個關中怕不是有百萬頃?就這般白白荒廢一年,至少欠收萬萬石。若是歸我南梁,至少也能養民百萬戶真是可惜了」

    昌義之連聲感慨,捏着細細的黃土,滿臉都是惋惜之色。

    身周的將領無不蠢蠢欲動,眺望着一望無際的田野,眼中儘是羨慕和貪婪。

    如今的湖廣、兩江、兩淮尚在開發,東北還是深山老林,數來數去,就只關中產糧最多。

    所以才有「關中熟,天下足」的諺語。

    自秦之始,至宋以前,只有得關中者才能得天下。究其根緣,便是因為這千里秦川,百萬傾良田。

    也不怪蕭衍眼熱,三言兩語就被元懷和於忠給說動了心。

    當即便有將領湊着趣:「都督所言甚是今朝之後,關中再不復為魏土,而是我梁境也」

    附和聲一片,甚至已有軍將憧景,此勝之後,可由昌義之向皇帝請奏,能否予諸將在關中賜些封田。

    昌義之點頭敷衍着,但心中很是不以為然。

    元魏又不是紙糊的,哪有那般容易?

    自道武帝建國,拓跋氏一年勝過一年,一代強過一代。數帝皆為明群,國力日漸興盛。

    反觀南朝,自東晉以來內鬥不止,數朝皆是以下犯上、以臣弒君得以竊國。此消彼長之下,元魏強於南朝多矣。

    若非有柔然牽制,消耗了大魏近七成的國力,這天下早就大一統了。

    便是因鍾離之戰,元魏由盛轉哀,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可能只一戰便致元魏亡國。

    昌義之只期望真如元懷與於忠所



第四九八章 勸戰(二)  
眀志推薦:  諜海獵影  文娛之絕代宗師  
隨機推薦:  盛賦  檸萌有點萌  鷹視狼顧  冰封軒轅丘  萬相之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魏春"
360搜"大魏春"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