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英明麼?」
元恪悲聲笑道,「罷了逆臣,予朕留遺詔。筆神閣 www.bishenge.com嗯,這次是真的,莫要再拿你那有如狗爬一般的字來丟人現眼徐謇,扶朕起來」
游肇、劉芳、崔光迅速起身,搬來几案、紙墨、筆硯,置於皇帝面前。
「好」
李承志咬着牙接過了崔光遞來的毛筆。元嘉喝了一聲拜,殿中虎奔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了下去。
「朕之後事,一切從簡:寢冢、便殿、祠廟等,盡而簡之。上陵(出喪)、祭天、告廟等禮也莫要繁複。更無需停靈、招魂,皆依《禮》而置,七日而殯(下葬)。
另,訃告天下之時,嚴禁各地王、公、諸候、都督、刺史等赴京奔喪,各官吏率民望喪即可
朕賓天之際,即是太子承緒(即位)之時。需當即改元、定號,其餘首尾,可依舊例為定準,也可由皇后與諸卿商議」
說到此處,所有人都已是淚流滿面。皇帝閃現着淚花,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最後定格在了高英臉上。
「太子年幼,承緒後尚不能親政,故需皇后與諸卿輔之。朕賓天后,即尊皇后為皇太后,於殿中居攝,臨朝稱制。待新皇立冠後,再予還政」
皇后已然泣不成聲,呼了一聲「陛下」便更咽的說不出話來。
「先帝在時,便常稱『非任城無了識變化之體、任城便是朕之子房』,朕深以為然。而自朕承寶以來,將軍文德內昭,武功外暢,奮揚大略,將盪江吳,實為朕之肱股故爾,朕欲尊將軍為顧命(輔臣)之首」
雖然因孝文帝秘詔之故,終極元恪一朝,元澄屢有起復。但因其性情忠厚,能文允武,堪稱賢良之臣無出其右,故而元恪對其是又受又忌。
而元澄素無野心,且能潔身自好,聲名極佳。就是皇帝真到了九死一生,大廈將傾之時,第一個也想到的是他。
所以元澄為顧命之首,誰都不覺的意外。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已至此時,心中的積怨、憤慨皆一掃而空。元澄流着淚,重重的一頭磕在了地上:「臣遵旨!」
「任城之下,元嘉為次、元英再次之,元懌、高肇、游肇、劉芳、崔光再再次之顧命皆加侍中,余職仍循舊例」
眾臣齊齊的往下一拜,悲呼道:「臣等遵命!」
「元嘉仍領太尉,總掌天下兵權。
元英任領軍將軍(禁衛統領),元暉領羽林助之。
元澄領衛尉,元淵領右衛將軍,再傳詔平州刺史元匡即刻入京,領左衛將軍之職,三人協領兩府與中軍。
另,即日虎衛自成一軍,由元懌兼領。高肇仍兼七兵,獨領新軍,掌征蜀事宜」
眾臣高呼遵旨,但心思各異,且五味陳雜。
便是死,元恪都沒忘了身為帝王的本能:平衡。
不但將衛府三分,還將羽林軍也從衛府獨立了出來,不再如於忠任衛尉卿之時全由一人總領。
除此外,虎衛也自兵部獨立,由此時已成了新皇叔父、實為生父的元懌獨掌。
這是儘可能的攤薄了兵權,且讓數人相互制約
嗯,虎賁呢?
元淵已升任右衛將軍,不可能還兼虎賁中郎將,皇帝怎就沒提繼任者是誰?
有人猜到了一些,也有人在想,陛下莫非是忘了?
正自猜疑,又聽皇帝輕聲喚道:「逆臣?」
「臣臣在!」
李承志應了一聲,聲音像是用鋼銼在刷鐵鋸一樣,又沙又啞。
再一細看,五官已然扭曲的變了型,早已不復俊美,反而異常猙獰。
「你這是有多不甘吶?」
皇帝悠悠嘆着氣,看了看李承志的臉,又望了望他手下的聖旨。
這已經是李承志因憤恨而用力過猛、污了絹帛而重新寫過的第三張了。
而自握起筆管的那一刻起,李承志的手裏就像握着一把刀。
筆筆都如鐵劃銀鈎,力透紙背。且凌而利,就如一排排的長槍、利箭直指向天,殺氣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