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尚書公,是誰請你來勸說我的?」
「不需誰勸,老夫是有感而發,不請自來!」
呵呵呵呵
李承志一個字都不信。看書否 www.kanshufou.com
與元英、元澄、元嘉等人相比,崔光也罷,劉芳與游肇也罷,就如出淤泥而不染的三株蓮花。
當然,也有可能是形勢所迫:說到骨子裏,如今的漢、胡並未真的成為一家。官員普遍的潛意識當中,這依舊是拓跋鮮卑的天下。
說直白些,就是如崔光這樣的漢臣的主人公意識不足,自然就顯的超然事外,格格不入。
至少不會如元澄那般以己度人,儘是陰暗心思。也不會像元嘉那種滿腸滿腦的權益,有用之時就親熱如火,無用之時就棄如敝履。
但這三位也不是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且絕不迂腐頑固,相反政治智慧相當高。
不然元恪臨終之際,為何獨選這三位做輔臣?
就是看準了他們不會同流河污,但也絕不會置身事外。
當涉及到底限,或真的損害到國家之時,這三位就會當仁不讓的站出來,更至冒天下之大不韙。
就如崔光,眼見李承志將與高肇兵戎相見,進而動搖國本。便不惜得罪元英,甚至得罪高英,也要請魏子建往關中給李承志通風報信。
還是崔光,就因此事,早已與元英勢不兩立。但為顧大局,他隨時隨地都能拋卻前嫌,義無反顧的跑來幫元英擦屁股。
李承志覺的,這樣的人身上,是有光的。
所以,崔光絕不會眼睜睜的看着他這樣的有為青年、大好才俊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更何況,二人私交還不淺,是以崔光有何理由害他?
同樣,以崔光、劉芳為代表的河東門閥,與高肇的關係也不算太差。沒必要無緣無故的將這樣的權臣得罪個死。
所以,今日這一趟,絕非崔光本意。
李承志笑而不語,崔光卻是怒氣沖沖。
不過是這怒火足有多半是裝出來的,崔光更多的是無奈。
如李承志這種寧折不彎,寧願自損一千,也要傷敵八百的秉性,在官場上實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偏偏還滑不溜手,軟硬不吃。
他臉色一緩,又語重心長的的說道:「你既然洞如觀火,瞭然於胸,想必也能料到:若高肇得勢,元澄與元嘉也罷,我等也罷,至多也就是蟄伏一時而你卻有性命之憂。」
李承志微微一頓:「何以見得?」
「你也算飽讀史書,自然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崔光悠悠一嘆,「如我等,又如元澄元嘉,與太后之間總歸是遠了一層。便是攥成一把與高肇爭寵,也定是爭不過的。
而你卻不同,多次救太后性命,護她於危難之際,救她於水火之中。太后對你之信重與高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若非如此,她焉能容你這般放肆?」
李承志抿了抿嘴唇,卻沒說話。
崔光所言,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不然就他在高英面前數次拂袖而去,堪稱無禮至極。要是高英不念舊情,完全可以喝令力士扒了他的褲子,打他一頓板子
見李承志似是意有所動,崔光微微舒展了一下眉頭:「正因如此,高肇心憂搏太后獨寵而不可得,是以必會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便是鑑於此,你也該知患而後勇,勵精圖治,兢兢業業輔佐於太后與陛下,以免後顧之憂。」
李承志微微一嘆。
高肇怕的,只是與他爭權奪利麼?
怕是已將自己當成他成就大業之路上的絆腳石,必會除之而後快。
若從這一點出發,好似就該聽崔光之言,使出渾身解數、所有本事,與高肇斗個高下。
但如此一來,豈不是正中了元英等人的下懷?
再者,他這段時間的委屈豈不是白受了?
與高肇爭權也罷,爭寵也罷,便是勝了,也就如元恪時的高肇一般,一介權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