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當順臣的下場,李承志已然嘗試過了。隨夢小說網 www.suimeng.co說實話,不但不好當,還特麼的不是一般的憋屈,比孫子還像孫子。
所以,反是肯定要反的,就是這一天來的稍早些。
不說像所期盼一樣,休生養息埋頭發展個五到八年,至少也該等朝廷與高肇分出個勝負,再坐收漁翁之利也不遲。
現在倒好,不論是蚌與鶴,卻先盯上這他漁夫?
看李承志呲牙咧嘴,好不糾結的模樣,李始良又問道:「若是為難,那就不予理會,更不承認便是。如今朝廷焦頭爛額,定無餘力顧忌我等邊陲之地。
待捱過兩三年,便是朝延得勝,高氏被誅,但我西海羽翼已豐,朝延卻是餘力不足,到時我等慢慢計較也不遲」
「怎能不予理會?怕是朝廷能等到兩三年,我西海卻等得那般久」
李承志悵然一嘆,「伯父莫非忘了李豐昨日才來信秉過?」
李始良一愣,臉色猛然沉了幾分。
也是奇了,本以為羅鑒與長孫道怎麼也該再打個一年半載才會分出勝負,卻不想堪堪半年,生死已見分曉?
而這只是其次。
最讓李承志和李始賢想不通的是,突然間又有大股的流民往西湧來,似是源源不斷。
羅鑒也罷,長孫道也罷,難道都是瞎子不成,就只顧着打生打死,卻放任民戶出逃出鎮?
若是人都跑光了,那打這一仗有個毛用?
而如今,被達奚安置在紅山以北的流民已近有四萬,而截止李豐送來急報,被羈縻於大磧的流民又已接近兩萬戶。
李承志懷疑,若再等上兩旬一月,會不會又多出一兩萬,乃至兩三萬?
如此算來,前後自自六鎮收附的民戶多達到十萬戶,幾乎與西海現有之民相當。
不要以為人多了就是好事,這可是一張張嘴,要吃糧的。
一月多以前,知道皇甫讓從吐谷渾和南梁換來了六十萬石糧,李承志還挺高興。想着就是肚皮吃,也夠十萬餘戶吃嚼一年。再加上之前的餘糧,怎麼也能再堅持兩年。
結果沒幾天,他就笑不出來了。
真要再多上十萬戶,李承志就只有一條路:待年節之後春耕之前,他必須駐民、駐軍於張掖武威。
不然待明年餘糧耗盡,就不是他李承志造朝廷的反,而是這二十萬民戶先將他李承志給反。
所以如今的李承志已是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關鍵就在於,朝廷已知西海就是李承志,李承志就是西海。
若是進,西海必取張掖、武威,與高舉反旗、亮明軍馬並無區別,朝廷定然如臨大敵,更有可能將他的危險程度排在高肇之前。
但不管是那一種,朝廷都已無力兩方做戰,所以李承志懷疑,若是無法招撫自己,說不定朝廷就會偃旗息鼓,與高肇謀虎皮。
並非是他杞人憂天,只因統治階級也罷,政客也罷,從來只講利益。至於名聲、清譽之類,平時還能拿來當一當遮羞布,真到豁出去不要臉的時候,比擦屁股的紙都不如。
況且經驗教訓就擺在李承志的面前:若按原本的歷史進程,六鎮大亂時元魏朝廷無力平叛。急中生智,竟想到一條毒之又毒,奇之又奇的計策:與柔然媾和!
而後兩方夾擊,最終平定六鎮
李承志有一種直覺,若他不願歸順朝廷,等着他的很有可能就是這一招。
到時若只是高肇還好,怕就怕元魏朝廷連最後一絲顏面都不要,媾和柔然,更甚至是南梁和吐谷渾。
特別是後兩者,與李承志早已結下血海深仇,恨李承志絕對要多過恨元魏朝廷。
到那時,李承志就是舉世皆敵
而若是退,他又能退到哪裏去?
這不是春秋、戰國,更不是三國,天子難令諸候,封國可聽調不聽宣。
李承志但凡承認依舊為魏臣,就必然要有行動,比如出兵東進,助奚康生平定高肇。但只要等高肇一滅,就該輪到他了。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
第五九八章 斷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