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初陽破曉,晨光絢麗,山嶺上仿佛被染了一層金粉,金光閃耀。燃字閣 http://m.ranzige.com
枝枝草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有如珍珠。
弱水如同一把天刀,將合黎山一劈為二,又宛如一條玉帶,蜿蜒而下。
因河流改道,雄關被沖的只剩半座,雖依崖而立,但已是危如累卵。
山嶺上的烽台依稀可見,有的依然聳立,也有的已被雜草野樹淹沒,只能看到一個塔尖。
關名鎮夷,為漢武帝時期,衛青與霍去病平定河西諸部匈奴後所建,關下這條由弱水沖刷而成的峽谷,就叫鎮夷峽。
新中國建國後,鎮夷關早已沒了影子,但鎮夷峽還在,因為要注意民族團結,鎮夷峽便被改成了「正義峽」
《尚書·禹貢》:禹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
弱水是不是大禹治水時導過來的,李承志不知道,但他至少知道,穿過合黎山,弱水還要往北再流一千餘里,流到漢武帝時期所立的居延屬國,就會聚汪成澤,也就是居延海。
再往北,連彎都不用拐,山都不用怎麼翻,就能直達之前的匈奴,現在的柔然的「龍庭(今蒙古烏蘭巴托)」。
西漢時的霍去病,就是穿過這條峽谷,轉戰河西五國,助衛青平定的河西匈奴諸部。
東漢時,還是順着這條峽谷,竇憲北擊匈奴,最終「燕然勒功」。
看似很不起眼的一個地方,但對李承志而言,戰略意義非凡。
弱水縱貫張掖東西,表氏南北,所以自古以來,表氏縣都不缺水。
便如此時,眼中所見,儘是青山綠水。
合黎山南北鬱鬱蔥蔥,綠意盎然,放眼望去,一碧千里,翠色慾滴。
峽谷兩岸綠草如茵,陌土無垠。
若仔細看,其中不乏有野谷、野粟之類的植物,草叢中隱約還能看出溝渠,田陌的痕跡,好似曾有人在這裏耕種過。
李承志卻一點都不奇怪。
自漢武帝始,這裏就是張掖屬國,再往北千里左右,還有居延屬國,都是用來防備和招撫匈奴的。
繁盛時期,兩屬國內屯田的農兵足有四五萬。
等到西晉八王之亂後,這兩地才被漢人捨棄。
自此後,這方圓一千餘里,就徹底成了胡族的放牧之地。
即便在太武帝時期,就已將柔然王庭攆到了漠北(今蒙古境內),這裏已經成了元魏名義上的轄地,但因河西的漢人人口太少,郡城、縣城四周正兒八經的好田都種不過來,哪個漢人願意跑這麼遠來當野人?
所以,幾十年以來,這裏依然還是盧水胡、氐羌、月氏等匈奴或雜胡,以及回鶻(新疆維吾爾族的祖先)、契苾等高車族等一些小部落的放牧之地。
但武威鎮和酒泉鎮是當今天子上位後才裁撤的,距今也就四五年,所以大部落不敢來,遊蕩在附近的都是一些小部落,也不會讓其形成大部落,所以遊牧至此的,最大的部落不超過千賬。
因此,對李承志而言,他想要攆走或收服這些部落,根本不用廢大力氣。
至於朝廷
也不看河西的人都少到了什麼程度?
少到了連郡城都快要廢棄,少到好田都能幾萬畝、幾十萬畝的往掉扔的地步,哪還有功夫和耐心理會這樣的邊角之地?
只要白甲軍不要明目張胆的打漢家的旗號,不往南侵攻打表氏縣城或張掖郡城,李承志就是這裏的王
但問題是,他處心積慮,冒着抄家滅族的風險讓數千悍卒遁到這裏,難道就是為了當一群雜胡小部落的王?
開什麼玩笑?
李承志原本沒想讓李松靠這麼南,而是計劃翻過合黎山之後,依弱水,邊搶胡人部落邊往北走,也就是漢時的居延屬國再定居。
然後再回過頭來,以螞蟻吞象的方法,今天搶一波胡人的牛、馬、駱駝和羊,明天再搶一波河西的漢人丁口
嗯,主要是搶漢人丁口,然後在居延該屯田,該修城修城,該放牧放牧。
特別是屯田都不用廢
第二百四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