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先機
秋七月。
漢中郡,沔陽縣。
微風徐徐,山花燦爛,鶯歌蝶舞。
放眼望去,皆是忙碌在田畝中的黔首黎庶。
他們一點都不畏懼日頭毒,讓汗水滴滴落在麥田的黃浪里,渲染着農家的喜悅洋溢。
闔目傾聽,遠處隱隱約約傳來陣陣雞啼犬吠聲,近處的漁船撒網聲,竹篙打水聲,嬉戲聲,流水聲.融成一曲自然的樂曲,迴蕩在沔水的上空。
一直忙於操練兵卒、數月皆夜宿在軍營的鄭璞,策馬緩緩沿着沔水往城池而歸。
他被丞相諸葛亮召回來議事。
雖然丞相遣來的小吏沒有告知乃是何事,不過鄭璞隱隱能猜測得到。
在逆魏為涼州焦頭爛額之時,大漢也迎來了些許無可奈何。
一是賣給孫吳的戰馬作價,降低了許多。
孫權不僅不再以山越戰俘與交州土人作為交換,還是在國書里態度頗為強硬的,把價格定成了先前的一半。
倒不是漢吳兩國同盟破裂了。
而是在兩年前,孫權於稱帝時還別遣了使校尉張剛、管篤往遼東。
如今,已然與遼東公孫淵達成了戰馬的貿易。
有了其他地方的戰馬來源,吳國自然不願意再承擔大漢的高昂價格。
對此,丞相沒有反駁什麼。
以如今正需要孫吳牽制逆魏兵力為由,允了吳國的定價。
就是將販賣的戰馬減少了十之五六,且安撫朝臣之時,盡顯智珠在握,曰:「先允之,且靜觀之。」
讓人們想起了江東與遼東的海路遙遠,以及海上風浪變化多變。
另一,則是鎮守南中各郡的庲降都督李恢,夏六月末時病故了。
源於南中之地的特殊地理以及複雜的勢力糾葛,讓李恢的離世不僅僅是大漢損失一忠直老臣那麼簡單。
因為一旦挑選的繼任者不當,恐會引發南中再度擾亂。
朝廷以李恢之子李遺嗣爵、繼安漢將軍以及建寧太守之職,給南人豪族們彰顯大漢不會罔顧他們的利益以及薄待功臣。
且讓在南中頗有威信的馬忠,繼任庲降都督。
嗯,馬忠去歲便卸任了牂牁太守。
因原丞相府留府長史張裔病故,丞相擢拔副長史蔣琬主事益州事務時,還將馬忠召歸成都領相府參軍、兼州治中從事,共同署事。
如今馬忠趕赴南中任職,成都丞相府、州牧府便又出現了空缺。
不管怎麼說,巴蜀之地乃是北伐的根基,且丞相府還兼領着國政。
如權衡巴蜀豪族的利益、提供漢中與隴右的糧秣輜重、江州與永安駐軍的日常繁瑣,以及協調南中漢夷的勢力,等等。
諸多事務,單單留府長史蔣琬一人,是無法忙得過來的。
而且受到李恢年邁病故的刺激,已然升遷為衛將軍、坐鎮在成固縣的趙雲,還作書與丞相請命,想領兵進入秦嶺褒斜谷的小平地(太白縣一帶)駐紮。
那片小平地是前哨。
無論從關中進攻漢中,還是反之。
只要是取道褒斜谷,都要先行將此地佔據。
就如去歲魏大司馬曹真攻漢中時,便先前在此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及輜重。
趙雲如今想領軍去將之佔據,乃是攻伐涼州的綢繆。
為了日後能牽制逆魏馳援涼州的兵力。
因為只要大漢進軍褒斜谷了,逆魏便不得不在郿縣及陳倉城一帶屯重兵防備。
只不過,大漢上下都知道,趙雲的請命還有另一層緣由。
已經年邁的他,擔心自身也如李恢一樣,不知何時就忽然病故了,便會留下了遺憾:再也沒有機會領軍為大漢克復中原奮爭了。
唉,先帝劉備微末時便追隨的老臣啊.
無需言語,便會令人肅然起敬。
壯士暮年之請,老臣不願終死床第、冀望能馬革裹屍還的報國赤誠之心,丞相也不好回拒之。
是故,便招了鄭璞前來議伐涼州之事。
第175章 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