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嬸子姓劉,當然,這是句廢話。
叫嬸,這是張坤的稱呼,按輩分來說,張坤老媽是和劉嬸一輩的,只不過劉嬸年紀有點大,額,這個大嘛,就是比張坤外婆只大了一歲。
是的,劉嬸比張坤外婆年紀還要大。所以平常時候,張坤老媽稱呼上,也和着張坤一樣叫着,劉嬸子劉嬸子。
劉嬸是張坤外公的大哥的媳婦,這張坤外公有九兄弟,外公最小,和最大的老大,年紀相差了近三十歲,這老大兒子出生的時候,還沒外公呢。
所以呢,這外公年紀比起大侄子還小几歲。
這話說起來有點亂七八糟的,但是在以前農村卻十分常見,那時候,一家幾口的,有個三五兄弟都算正常,張坤外公九兄弟雖然算多的,但卻不是最多的,就張坤所知,在張坤外公那一輩,還有一家據說十三兄弟,外加五個姐妹的。
十八個兄弟姐妹的,到了現在,妥妥的大家族,拍個全家福的話,三四代來個同堂,起碼上百號人。
不過這個家族據說好像已經搬離了太仙鎮,所以張坤也就無緣一見了。
當張坤急匆匆從三叔公家借來三輪車,然後直奔劉嬸家,看着老媽已經將劉嬸安頓妥當,兩人小心的攙扶着劉嬸在後面拖箱坐好,老媽扶着,張坤一踩油門,然後三輪車便快速的飛奔了出去。
張坤開的很快,但三輪車卻也還平穩,一是最近兩年,老媽這村子裏也修了一車道的鄉路。
好吧,這一車道雖然不好聽點,但你硬要說他兩車道,張坤就從沒看過哪一段能讓兩輛小車撥身過路的,也就三輪車,勉勉強強還能小心的貼着過。
第二嘛,自然是張坤駕駛水平高了,這武術宗師的,身體平衡那是沒說的,開個摩托車自然沒問題。
張坤外婆所在的村子距離太仙鎮約一個小時步行的路程,這三輪車二十分鐘的功夫,就來到了鄉衛生院。
張坤停好車,然後和老媽一起攙扶着劉嬸去找醫生,從頭到尾張坤都沒絲毫緊張,因為在來之前,張坤就簡單的給劉嬸檢查了一下。
額頭確實很燙,應該是發燒了,而且略高,估計三十九度到四十度之間,心跳微快,但卻瞳孔正常,意識清明,伴隨輕微咳嗽,應該是喉嚨紅腫,有略微發炎,除此之外,其他卻並沒有什麼異常,應該就是很正常的感冒發燒,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剛過完年,初春咋暖還寒的,正是感冒高發期,這家裏老人小孩一不注意,就容易有點感冒咳嗽的,都屬於正常情況。
張坤看着劉嬸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也就沒做什麼,只是和着老媽一起,將劉嬸以最快速度送鄉衛生院。
醫生一檢查,確實是感冒發燒,量體溫,四十度剛出頭,有點偏高,但還在控制範圍之內。
醫生當場泡了一杯快速退燒沖劑給劉嬸喝下,幾分鐘後體溫就開始下降,然後慢慢到了三十八度多,之後醫生給劉嬸還掛了三瓶點滴,這一紮針,劉嬸就感覺好多了,精神狀態也好了不少。
三瓶點滴打完,基本體溫就控制在了三十七度多,算是暫時的退燒了,不過之後還要來吊兩天。
這感冒發燒的,不是一次就能好的,打個三天實屬正常,鞏固嘛,也怕反覆什麼的。
這劉嬸打點滴的時候,老媽全程照顧着,不過好在也不用做其他什麼,就是陪着聊聊天,然後看着鹽水瓶子,沒藥了就朝護士招呼一聲就行。
老媽在村子裏人緣好那不是說的,這走到哪別人都是笑臉盈盈的,時不時就有哪家哪戶的送點自家蔬菜水果什麼的,都是老媽這麼付出得來的。
想要有所收穫,就必須先有所付出,想要人家對你好,你就要先對人家好,這都是老話。
至於劉嬸,三叔公什麼的,就更加了。
劉嬸和三叔公家裏,就剩下這幾個老人,年輕人什麼的,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去了,然後知道老媽沒出去後,就大多拜託了老媽照看一下。
也就是平日裏去串串門,看看老人身體怎麼樣,也不用做什麼,老人們大多身體還行,栽點蔬菜種點水果什麼的都沒問題,自給自足的,就怕是出點什麼萬一,比如突然生病了,或者摔了什麼的
第962章 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