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林雖然回家心切,但也知道急不來,索性也平穩心態,開始在這金光域遊歷起來。
蕭林修煉至今,也不足萬年,壽元悠久,哪怕再活上幾萬年,也是十分平常之事,以前不是試煉就是苦修,倒是很少享受生活。
於是蕭林帶着小黑,小黑也縮小身軀,化為一條小黑狗,搖着尾巴緊跟着蕭林屁股後面,一人一獸,就在這金光域四處遊歷起來。
金光域,雖然十分寬廣,但其並非是一塊大陸,而是一塊孤懸海外的陸地,之所以說是陸地,而不是超級島嶼,是因為金光域的東北角,卻是和孤日大陸相連。
十幾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蕭林在這段時間裏,足跡幾乎遍佈了整個金光域,也去了許多的佛宗佛寺,也接觸了一些高階甚至是頂階修士。
同時對於靈界的佛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靈界的佛宗修士,在境界上和凡界並無什麼區別,也是按照初識、大覺,佛光,般若,寂滅五大境界,凡是進入寂滅境的佛宗修士,也被封為佛陀。
寂滅境修士,就相當於修仙界的化神期境界。
惟一和蕭林在凡界知道的佛宗境界劃分不同,是靈界佛宗,在進階寂滅之境後,修行之路卻分為兩種,一種是菩薩金身果位,一種是佛陀金身果位。
其中菩薩金身果位修的是佛門宏願真法,講究以拯救眾生疾苦為宗旨,發下大宏願,藉此傳播信仰,磨鍊心神,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境界。
佛陀則不同,佛陀走的是超脫之路,以佛門金剛禪定為基,磨礪內心,以心御神,感悟天地大道,凝聚金身佛光。
寂滅境之上,則沒有具體的境界劃分,佛宗修士,則是以金身佛果數量來區分,佛宗修士,在進階寂滅境之後,會金光外溢,在腦後形成一個淡淡的金色光圈,寂滅境修士,只有一個淡金色光圈。
隨着境界的繼續提升,佛宗修士腦後的淡金色光圈數量也會逐漸增多,有兩個淡金色光圈的佛宗修士,就相當於是煉虛期的境界,以此類推。
雖說佛宗修士修煉的佛光到了一定境界會外溢,但許多佛宗修士也會通過一些隱匿之法,來將金身佛果隱藏,除非是他們顯露出金身,才會展露無遺。
蕭林還了解到,菩薩金身果位,一旦完成宏願,就會返回寺院,轉修金剛禪定,所以菩薩佛陀,本位一家,只是修行之路有所不同罷了,也是也代表着不同的職能。
畢竟佛宗修士,需要大量的信仰之力來強化元神,菩薩金身果位,教化眾生,發大宏願,能夠得到大量的信徒膜拜,而他也會將這些信仰,引入自身所在的寺院佛國,供養寺院佛國之內所有的佛宗修士。
所以寂滅境佛宗修士,一般稱之為一果佛陀或者一果菩薩,再上就是二果佛陀或者是二果菩薩了。
但在佛陀和菩薩,進階四果佛陀和四果菩薩之後,相當於修仙界的渡劫期修士,這時候就要面臨着佛宗修士的第一次大劫,那就是涅槃劫,渡過去就會進階大日佛陀,大日佛陀腦後的金色佛光光圈,會融合為一,化為一尊大日形狀的金色驕陽。
無論是神通還是金身亦或者是禪定,都將達到一個驚人的狀態,就相當於修仙界的大乘期修士。
同時佛宗修士,也和修仙者一樣,需要參悟天地大道,三千規則,在進階大日佛陀之境後,能夠將所參悟規則臻至圓滿,就會凝聚出大日金身,凝聚大日金身之後,就能夠蛻去皮囊,金身飛升仙界。
在這一點上,則是比仙道修士容易一些,仙道修士在將規則之力臻至圓滿之後,還需要做到兩步,一是凝練半仙之體,而是將元神與規則之力融合,從而肉身飛升仙界。
雖說佛宗修士飛升似乎容易一些,但那也是相對的,想要涅槃重生,進階大日佛陀,也是十分困難,許多佛宗修士,涅槃之後,迎來的不是重生,而是寂滅,所以佛宗大日佛陀的數量,是要遠少於大乘期修仙者的數量的。
大日佛陀的戰力,在正常的情況下,也要略強於大乘期修士。
明白了這些之後,蕭林才真正理解了佛宗的等級劃分,整個金光域,大大小小的佛寺和佛道宗門,有成百上千個,但大都是一些二三流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