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回到大梁(一)
六月三日一大早,天還沒有完全亮透,歸心似箭的侯大勇便帶着親衛們出發了。天色尚早,修整得十分寬闊平整的官道上基本沒有行人,五十多騎縱騎飛馳,倒也十分地暢快。
西蔡河水和官道有一小段是平行的,西蔡河水靜靜地流趟着,冉冉升起的陽光,發出千萬條金光,照映着西蔡河水,景色格外怡人。
侯大勇沿着西蔡河岸邊走了不遠,河岸邊就出現了大塊大塊的土地,這些土地上沒有樹木,一些衣衫破爛的百姓正在平整着土地,從這些土地的位置和田土的顏色來看,這必是霍知行利用西蔡河水造的淤田。
看着這些淤田,侯大勇下了馬。
侯大勇正在規劃在階、鳳、秦四州進行屯田制,四州地處邊關,連年都有戰事,不少百姓內遷了,土地荒蕪得較多,這和高平之戰後的鄭州有些相似,目前按照侯大勇的要求,四州的地方官正在對四州人口和土地情況進行詳查,等到詳查結果出來後,侯大勇就準備着手調整四州土地政策。
一個老農正坐土坎上歇息,舉着土碗大口大口地喝水,見到一群牽着高頭大馬,佩帶着武器的漢子走了過來,就站了起來,準備離開。
「這位老人家,別走,我有話問你。」老人家沒有停步,把四齒釘耙扛在肩上,順着河岸就想走開。
陳猛雖是升至獅營校尉,可為了確保侯大勇一路上絕對平安,石虎命他親自率領侯大勇的衛隊。陳猛緊跟在侯大勇身後,見老人無禮,便呵斥道:「節度使問你話,快過來,你這人太無禮了。是不是想吃鞭子。」
侯大勇瞪了陳猛一眼,快走一步,道:「我是侯大勇,想請教老丈一二。」
老人聽到侯大勇三個字,猛地回過頭來,遲疑地問道:「你是以前的侯防禦使?」
在唐及五代之時,人們間的關係遠較元、明、清時代平等,下級官員見了上級官員或者百姓見了官員。並不像後世那樣奴顏婢膝,多是直接稱呼職務,從元代開始,社會等級才漸漸森嚴,到清朝之時,漢家子孫一聲聲「奴才、奴才」不絕於耳,已經從骨子裏自認低人一等了。
侯大勇道:「在下正是侯大勇。」
老人把四齒釘耙放在地上,也不管地上干不乾淨。一下就跪在侯大勇面前,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連續拜了兩次,這在當時是很重的禮節了。
侯大勇急忙伸手拉起老人。他見老丈前倨後恭候,知道定有原因,道:「老丈為何行此大禮?」
老丈沒有回答侯大勇的問話,對着遠處的喊了幾句:「你們快過來。恩公來了。」
聽到喊聲後,陸續有一些在土裏勞作地百姓朝這邊走來。
老丈這才拱手答道:「我們都是前年從澤州逃難過來的,恩公在鄭州城內開了粥場,我等才沒有被餓死,大恩大德,我等沒齡齒難忘。」
侯大勇記得這些澤州流民都分有土地,但是他們的土地沒有在西蔡河邊,於是問道:「我記得中牟縣分給你們的田土是在黃河南岸不運處。不在這邊吧。這些淤田應是去年夏天造好的,你們一人分了多少?」
老丈有些氣憤地道:「這些淤田肥沃得緊,我們那裏能夠得到,即使是防禦使分給我們的那些土地,我們這些難民手中也沒有剩下多少了。」
侯大勇聽了有些奇怪,高平之戰後,從鄭州北部到黃河南岸,土地荒了不少。澤州、磁州有許多躲避戰事的難民和受水災的難民相繼湧入了鄭州。侯大勇便把黃河岸邊地荒地全部分給了這些難民,還籌措了過冬的糧食以及種子、農具。總算把難民安置了下來。隨後,陛下也在全國實行了類似制度。
「那些荒地不是分給你們了,為何說沒有剩下多少?霍明府不是才從中牟縣調走?」侯大勇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時,圍在身邊的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
「霍明府也是個好人,不過淤田去年造好後,霍明府就被調走了,他走中牟縣令是王汀湘,去年秋天,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許多人,說那些荒地原本是他們的,還拿出了幾年的帳冊,要我們把土地還給他們。這些人橫得很,我們辛辛苦苦地荒地種起來,他們就要來搶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