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君衛衎帶着兩個「軍」出征,回來時只剩下一個「軍」再多一點點,只能從攜帶回來的戰利品判斷到底是勝了還是輸了。
出征的衛國軍隊攜帶回來的戰利品不少,不知道裝了什麼東西的車輛四百多車,目測俘虜應該有個兩三千人。
回到自家都城的衛君衛衎沒有馬上見晉君姬周,帶回來的軍隊更是全部入城。
這麼一個舉動讓晉國上上下下心裏開始冒火。
晉軍來「朝歌」是救援自家的國君和下軍、新軍沒錯,有戰爭爆發在衛國都城「朝歌」的這個前提,算不算是救衛國於危難之際?
結果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作為客軍的晉軍跟楚鄭聯軍都打了將近三個月,衛軍從頭到尾縮在城裏,出征回來的衛君衛衎沒求見晉君姬周很失禮,軍隊還特麼全進城了?
如果衛國不給晉國一個交代,晉軍不會幹立刻撤軍的事情,不管打輸打贏事後都會盯上衛國可勁折騰。
楚君熊審得知衛君衛衎的做法,派來臣子詢問晉君姬周,大意上就是晉國有衛國這樣的盟友是什麼感受,中原列國是不是不再服從晉國,要不要楚國幫晉國教訓衛國一頓,等等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的問話。
長久以來晉國和楚國到底是在爭什麼?
一開始,晉國說自己在捍衛諸夏文明,保證文明得以延續,不被南方的楚國竊取正朔地位。
楚國則是覺得自己闊起來了,有實力取代周王室成為天下人的共主,還要證明楚國的文化比其餘諸侯國更優秀。
以上都是官方套話。
實際上,晉國要的是自己說了算,一再收取各國的保護費;楚國是真的有心取代周王室成為天下共主,再來就是要向包括晉國在內的所有已知國家收取保護費。
說白了,晉國一開始可能真的是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國」什麼的,後來演變成為盯上利益,再後來是不打都不行了。
到現在,晉國的很多人都相信那一套「天命說」,認定捍衛諸夏文明得以延續是自己的使命,生存的意義就是將楚國打趴下。
這就是屬於一再洗腦,洗得自己深信不疑,不知道什麼時候晉國會出現「反智」成為一種理所當然,認定自己絕對沒錯,錯的是全世界。
晉君姬周對衛君衛衎的行為無比惱火,找來呂武問道:「我軍可否挪動營盤?」
呂武被問得真心愣住,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衛國自己對發生在自己都城邊上的戰爭持吃瓜態度?
他們是不是將每天上城牆看晉軍和楚軍打生打死,給當成為一種日常消遣?
呂武說道:「今日不戰。若衛君無所作為,君上可遣人致意楚君,再行罷戰兩日。」
因為收了保護費的關係,晉國有義務幫衛國抵禦入侵,遭到侮辱也能撕破臉。
楚國肯定樂意看到晉國和衛國盟友關係破裂,願意讓晉軍挪動一下營盤。
晉國君臣那麼干不是什麼意氣用事,異常講究禮節的當代,任何的失禮行為都能被過度解讀。
再則,晉國是兩大霸主之一,衛國才是一個二流強國,衛國怎麼就敢將侮辱晉國視作理所當然!?
果然,楚君熊審收到晉軍姬周罷戰挪動營盤的遞話,非常愉快地答應了下來。
衛國那邊還在納悶天氣已經放晴,濕潤的地表也曬了幾天,晉軍和楚軍怎麼還不開打,後來得知晉軍在拔營,一下子就着急了。
搞什麼嘛!
晉軍怎麼能走?
一旦晉軍走了,衛國可怎麼辦吶!
最為重要的是晉國沒有通知衛國說要走,很不對勁的,好麼。
孫林父帶着使命趕緊出城找到士匄,一臉困惑地問道:「伯國為何撤軍?」
那啥,衛國看戲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已經開打看到現在,有點覺得戰爭跟他們沒什麼關係。
士匄卻是看出孫林父在裝傻,選擇一樣裝傻,說道:「君上與元戎共議,我不知也。」
有些事情說破了就沒意思啦。
大家都知道衛君衛衎是個精神病,沒想到病情已經嚴重到這種地
第595章: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