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是每日一刊,相關採訪將會在當天編輯整理完畢後印刊,效率極強。
報紙總共有20個版,一至五版為要聞版,六版為視點新聞版,七版為理論版,九至十六版為新聞版,十七至二十版為周刊、專版和副刊。
鄭謙的採訪內容就在第十八版的人物專訪板塊中,整個版面只有鄭謙一人。
在採訪後,僅僅間隔一日,關於鄭謙的人物專訪便出現在了《人民日報》中,起初還沒有太多人知道,可是當央視新聞頻道也提及此事後,再加上粉絲們喜大普奔,奔相走告。
「《我的祖國》登上人教版教科書啦!小學生們也太幸福了!」
「鄭謙被《人民日報》特約專訪,厲害了!」
「鄭謙說我們即將成為現代化強國!」
「努力的人從不會被辜負,鄭謙的才華終於被官方看到了!」
相關討論、報道,遍佈整個網絡。
行業內外幾乎都為之震動。
也不是沒有藝人被《人民日報》專訪過,但像是鄭謙這樣年輕的藝人,而且還是用幾乎大半個版面來報道的跡象,卻是從未有之。
一時間甭管是歌壇還是影視圈,都是為之側目。
甚至湘南衛視的晚間新聞,也援引了相關報道,為此番熱度更是添磚加瓦。
鄭謙徹底名聲大噪。
魏葉紅、張愛民等原空政單位的同事,以及副團長崔正義,都接連打來電話,祝賀鄭謙喜登《人民日報》。
按照幾位大佬的說法,鄭謙登上《人民日報》,那幾乎就等同於有官方背書的文職幹部,往後升職加薪都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在同等級的幹部晉升中,鄭謙有極大優勢能取得晉升名額。
除此之外,鄭謙寫的《咱當兵的人》、《當那一天來臨》也都被黨內提名表揚,並且還入選了《經典紅歌100首》,這些都將成為鄭謙在體制內的晉升資本。
鄭謙也特高興。
他第一時間讓王剛去訂購了《人民日報》,倒沒有真的訂個百十來份,那樣炫耀的意味就太濃了。
不過從這天起,悅享娛樂的員工上班時,都會發現,有郵政的送報員,每日都會來送上幾份《人民日報》,供公司員工閱覽。
與此同時,在南方粵省,公明街。
賣早茶的二叔公騎着自行車晃晃悠悠的去城裏採買些食品包裝袋,路上路過一家報亭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喊道:「二叔公,你等一下。」
但二叔公置若罔聞,依然慢悠悠的踩着踏板繼續前進。
那人急了,連忙跑過去,大聲說:「二叔公,聽得到嗎?」
二叔公當然聽到了,他回過頭,看到對方的模樣,便訝然的下車說:「許主任啊?你喊我嗎?」
「是啊,二叔公!」
許主任跑了幾步,額頭汗都下來了,笑着說:「您這是去哪啊?」
「去買點食品袋,店裏不夠用了。」
二叔公推着車子,看着眼前的許主任,心裏有些納悶。
這許主任是新來的街道辦事處主任,說起來,上個月國務院剛剛下發通知,公明鎮剛剛被更名為光明區,轄下被劃分了光明、新湖、公明等六個街道。
而這位許主任,也是新官上任,剛剛被調來擔任街道辦事處主任,可能是臉嫩,看起來三十歲出頭,年輕有為。
許主任並非下來鍍金,此次調動過來,也是有任務在身。
公明鎮部分老舊建築物需要拆除重建,相關動遷方案已經準備就緒,許主任的到來,就是站在相對公平的角度上,勸說被拆遷用戶同意動遷。
當然,政府對此也會有巨額補貼,有許多賠償方案可供選擇。
因為拆遷費,相對這個時代的人均收入來說,的確很高。
而且政府不但給拆遷費,還給好幾套安置房,有的原住房面積就很大,堪稱巨型別墅,所以補償的時候,甚至能一連給十幾套房。
雖然是從大院搬到了筒子樓,空間狹窄了,但時代要發展,這也是大勢所趨。
所以很多拆遷戶對此都很滿意,爽快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