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剛剛拜完年,隔壁的李文越就過來,讓呂冬一起去孫慶海的飯店吃飯。
飯店歇業了,不過中午呂家村的年輕一代們有個聚會,昨天就說好的,孫慶海的兒子孫文斌極力要求放在放店裏。
人比較多,去誰家中都挺麻煩。
孫文斌跟呂冬和李文越是小學同學,但上學比較晚,年齡要大兩歲。
以前,跟着孫慶海做紅白喜事的宴會,後來開了飯店,就管了飯店這一攤子。
可能從小耳濡目染,按照呂冬的個人口味來說,孫文斌做菜很有兩下子,幾個拿手菜做的相當有水平。
呂冬和李文越到的時候,飯店裏面已經有了二十多口子人。
基本都是二十到二十五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小點的呂濤也上大學了,大的李紅星快二十七了。
其他的李林、呂坤、李文凱、呂岳等等,基本上進入了社會。
呂家村不大,眾人年齡相差也不大,彼此都非常熟悉。
有些人圍繞着村里討生活,但有些人在外面有了不錯的工作。
比如李文凱,畢業考進新成立的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呂岳年前剛考進縣發改局。
如今呂家村輩分最大的,有呂冬叫老爺爺的存在,也就是比呂家振字輩還高一輩的人,但年紀都大了,最小的也有八十了。
以呂家的「振」和李家的「繼」字輩算的話,呂冬這些人屬於第三代了。
這就是第三代中年輕人的聚會。
呂冬當仁不讓的坐了主位,在座的人里,公認他是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
聚會其實沒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吃吃喝喝,彼此交換些消息,吹吹牛拉拉呱。
這麼些人,中間肯定有差異,也有些不說出口的矛盾。
但眾人也有共同的利益,更認同呂冬提出的一個觀點:維護呂家村的利益!
即便離開呂家村,進入公家單位工作的,家裏人仍然生活在村里,享受着分紅。
喝酒的人太多,很多人都過來敬酒,呂冬即便跟一個人喝得少,照樣頂不住。
大年初一頭一天,他不僅喝醉了,還斷片了,最後咋回去的都不知道。
初二早上起來,仍舊暈乎乎的。
宋娜九點多一點就到了,車子停在門口,見呂冬過來接她手裏的東西,問道:「好點沒有?」
呂冬提着倆禮盒往家裏走,對後面跟過來的宋娜說道:「別提了,今早晨起來,頭跟炸了一樣。」
宋娜說他:「你說你,不能喝就少喝點,非得逞能。」
呂冬聳聳肩:「我也沒辦法,這麼多哥哥弟弟的過來一起喝個酒,換誰也撐不住,自家的兄弟,總不好別人喝酒,我喝飲料。」
拉開別墅門,胡春蘭從廚房裏出來:「小宋來了。」
「嬸子,過年好。」宋娜臉上笑出朵花來。
「過年好,過年好。」胡春蘭問道:「你爸你媽可挺好的。」
宋娜把手裏提着的箱子放在玄關地上:「都挺好。」
胡春蘭立即從兜里掏出個厚實的紅包,塞給宋娜:「別嫌少。」
年年來,年年都有,宋娜推讓一番,收了下來。
三個人坐在客廳里說起話來。
宋娜經常過來,熟悉的很,找出茶葉,給呂冬沖了杯濃茶,問道:「大哥二哥他們啥時候來?」
呂冬說道:「等一會,估計快了。」
胡春蘭要去廚房準備午飯,宋娜脫掉外套,遞給呂冬:「我去幫忙,你多喝點茶。」
呂冬剛掛上外套,宋娜就在廚房門口招呼他:「你過來,餐廳桌子都支起來……」
家裏平時就呂冬和胡春蘭兩個人,吃飯用的都是小餐桌,有時候邊吃飯邊看電視,乾脆就在客廳沙發那裏吃飯,餐桌四邊支起來,就是一張圓桌,中間放上玻璃轉盤,能當個十人餐桌用。
呂冬支好桌子,又從一邊的儲藏室里,把其餘椅子全都搬過來,挨着擦乾淨。
宋娜時不時就從廚房裏面伸出頭來看看。
沒有外人的時候,宋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