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暑期檔,儘管馮大炮和老謀子的電影相隔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上映,但兩人作為國內目前最有市場的兩位大導演,難以避免的被拉出來做了比較;
噴的最狠的,莫過於塞人在微博上的一片評論,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的爭議;
雖然馮劇剛的電影,在大陸打破了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但是,電影何止大陸這個市場,又何止華語的市場?馮劇剛擅長北京腔調,目中無人的牛叉,板着臉說些冷幽默,他和葛優一樣,都很擅長。可是,這些北京腔調的市場很狹小,且越來越狹小了,不要說海外,即使中國大陸,也主要局限於黃河以北了。張一謀則高明得多了,他善於用顏色,整個人類都會接受!——完全沒有語言上的障礙。
馮劇剛的劇本,就是他的日常語言,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創作的能力,只是把生活中的語言整理一下。也正是因為如此,就出現了《唐山大地震》中「笑場」的台詞。
因為他只會一種語言,一種不能準確表達,經常出現用詞不當的語言,這也是趙本山及其班底搞笑的最主要方法,寫搞笑的台詞還行,一寫嚴肅的、準備感人的題材,露了麻腳,觀眾第二遍看《唐山大地震》時會驚訝的發現:讓自己掉淚的台詞,其實很搞笑!
馮劇剛,沒有表現複雜、細膩情感的能力。他想要表現情感時,只會用極端的辦法。《唐山大地震》,要表現傷心,就用嚎叫;《非誠勿擾》,要表現友情,就讓大男人莫名其妙地哭,要表現愛情的煩惱,就用自殺……他對情感的表達,還一直處於北京街頭「小混混兒」的水平。
毋庸諱言,張一謀最早的成功,是以性作為切入點的——吸引了國際的目光。也使整個中國人電影界,突然之間,發現了被國際關注、甚至認可的捷徑:表現性。
1990年代,以張一謀為代表的中國導演,把表現性作為爭取國際獎項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除了《菊豆》《大紅燈籠》外,在《霸王別姬》中,陳楷歌已開始轉向中國人不熟悉,但卻是國際上通用的同性戀了。
但是,無論如何,張一謀對性還是作了富於匠心的處理,性中包含着複雜情感。性是手段,是傳達感情的手段。
馮劇剛,無疑也早就認識到性是條捷徑。而且,他給這條捷徑找到了更快捷的方向:打不打入國際並不重要,中國觀眾更容易矇騙,賺錢才是硬道理!
於是,他的片子中,都會有性,赤裸裸的性——不包含情感,甚至和情節無關——完全為了脫而脫,為了露而露,為了做而做。《唐山大地震》,在卡車中的那段,無比齷齪!
類似的,《非誠勿擾》,專門請了舒淇、徐若萱這種三級女星,還刻意地給舒淇加了段後面全裸的戲。連《卡拉是條狗》中,也讓女人當着葛優換衣服。
張一謀的成功,《紅高梁》無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很偶然的。但是,此後,他連續拍出多部被國際公認的片子,已不能再用偶然來解釋了——是「寶劍鋒從磨礪出」的必然。
馮劇剛,在「賀歲片」之前,還是電影界的「小把戲」——中國觀眾認可馮劇剛,與當年趙本山一夜走紅很相似——認可他們的是社會底層的人,文化層次不高的人,笑點很點的人,喜歡葷段子的人。
馮劇剛面臨的局面和趙本山也類似:喜歡、維護馮劇剛的人,與討厭、抨擊他的人,幾乎是一樣多。——為什麼?因為他在用低級的藝術手法,採用不道德的表現方式,討論庸俗、低俗的話題。
相對應的,不喜歡張一謀的人肯定很多,但是很明確地、堅定地討厭他的人,幾乎沒有。——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馮劇剛那麼低級,他更有藝術層次。
面對媒體,張一謀比馮劇剛聰明得多:一直保持着老實巴腳的樣子,滿臉的憨態,讓人感覺:你若是因為不滿意《三槍》,再逼着他回答他不擅長的問題,好象是在「欺負老實人」,象是逼一個本份的農民大伯承認偷了別人的糧食。
馮劇剛,對媒體,則實在缺乏策略,他很牛叉地以為,只是他的觀眾,就要理所當然地接受他的本色。和媒體已經正面衝突了好幾次,一瞪眼,完全是北京街頭的無賴:「哎,孫子!你敢把爺爺怎麼着?」——作為一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