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公函發出,雖然南羅德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卡拉漢並沒有把美國排除在外。
雖然在殖民地問題上英美兩國沒少鬥爭,甚至可以說鬥爭的相當激烈,但這一次是可以期待美國發揮正面用的。
艾倫威爾遜給出的理由也令人無法拒絕,美國在越南現了一把之後,在全世界範圍之內蘇聯咄咄逼人,連老牌反蘇政客尼克遜都採取躲避姿態。
美國當然需要在另外一個領域有進展,蘇聯咄咄逼人,美國就心平氣和,蘇聯用實力地位出發,美國就只能從人權大於主權出發了,恰好卡特正好是這樣的人,非常適合擔任這樣一個角色。
按照爽文的模式,沒有卡特時期的隱忍,哪有里根七殺拳法大成的睥睨天下,狠狠出了一把惡氣的快感。
美國成為世界人權捍衛者的角色,也是艾倫威爾遜所樂見的,這種慢性毒藥時間長了才有負面效應,反正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是很難後退到民族國家範疇了。
美國白人的人口出生比例,已經無限接近於蘇聯境內的俄羅斯族。
如果算總體的斯拉夫人,蘇聯境內的斯拉夫人是百分之八十,美國的傳統白人都沒這個比例,光是拉丁人和黑人就超過三分之一了。
美國的基礎其實比蘇聯更差而不是更好,美國是必須做山巔之城的,如果做不成山巔之城凝聚民心都成問題,蘇聯都可以倒退到大斯拉夫主義,美國連這個條件都沒有。
如果美國能夠複製蘇聯解體的偉大勝利,當然還是什麼事都沒有,就怕某大國在龜息大法上的造詣遠勝蘇聯。
信奉鐵棒加粗理念的蘇聯還是差了一些,就像是蘇聯的特點一樣,人文領域和軍事兩個不搭邊的領域都發展的很好,看着就容易走極端。
剛上任的卡特就來活了,還是前任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主動送上來的活。
在美國眼中,英國當然是一個戰後步步後退的國家,正在逐漸從世界大國的位置上跌落,但速度就是慢了一點,而且英國很堅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美國並不是沒有使用手段排擠過,但遭遇的抵抗遠超想像,來回拉扯了十多年,而且還要打越戰,也默認了美國可以在時間的掩護下接收英國的一切。
既然蘇伊士運河戰爭沒有發生,美國怎麼會知道戰後十年英國就舉手投降了?華盛頓只能看到還穩坐自由世界老二,保存相當實力的英國。
現在英國求上門來,當然值得剛上任的卡特開心,前任世界霸主又怎麼樣,最終還不是無法扭轉歷史大勢,求到了美國身上?
卡特政府有一個上過艾倫威爾遜必殺名單的人,就是曾經在英國生活過的布熱津斯基,當初想要殺了布熱津斯基的原因,是因為英國最終出賣了波蘭流亡政府。
萬一某個波蘭移民在美國極為有影響力,可能會對英美特殊關係造成破壞。
最終艾倫威爾遜也覺得,一個人的用有限,這個極端仇恨蘇聯的波蘭猶太人,現在已經成了卡特政府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立志於建立更加廣泛的聯盟對抗蘇聯。
他被放過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布熱津斯基雖然在華人世界名聲大噪,但其實權力遠沒有他的名氣這麼大。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已經是布熱津斯基權力最大的時候了,他本人和里根時期的政府沒什麼關係,在卡特政府倒台之後,布熱津斯基就因為名聲太臭,再也沒有返回政界,屬於是和基辛格一樣被掃地出門的存在。
他長期就是一個教書匠,不過就像是呂布死後名將輩出一樣,蘇聯解體了,各國紛紛湧現了一批所謂的冷戰功臣。可實際上他們在位的時候還真沒有起到什麼用。
撒切爾夫人下之後也著書立說,自我表功自己怎麼戰勝了蘇聯,這些人基本上都一個磨板出來的。
不知道曾經就不明不白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布熱津斯基,也很同意卡特總統應該發揮美國的影響力,「英國在非洲的影響力還是不可小視,在非洲戰略上,如果能夠提供幫助,藉由英法兩國和蘇聯對抗,可以為美國的戰略提供幫助,也容易建立更加廣泛是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