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看瓶子先翻底。
每個瓶底一個篆字,讀起來是:雍正年制。
四聯瓶如果有底款,往往不是「雍正年制」就是「乾隆年制」。
官窯如此,民窯也有不少這麼落的。至於後世的仿品,器型小的,一般落「雍正年制」;器型大的,一般落「乾隆年制」。
如果是雍正官窯四聯瓶,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是仿哥釉四聯瓶。
鐵鏽花釉雖然有特色,但是視覺效果上肯定比不了哥窯的釉色和開片。
吳奪從胎到釉到氧化層,仔細審視了一遍,感覺差點兒意思。
這件四聯瓶很可能是現代高仿。
吳奪如今在瓷器上的眼力,其實已經堪稱高手,即便不用聽,這個判定也差不離。
不過還是順帶聽了聽。
果然,確實是現代高仿。他不由看了一眼寧霜,想遞個眼色。
不料寧霜卻依然比較投入,聚精會神地看着底座。
這個木質底座,首先不可能是紫檀花梨;這兩種木料對於吳奪來說,很容易辨識。
也不像硬木類的。
至於楠木、黃楊木,顏色就對不上,因為呈現黑褐色。
此時,吳奪看着寧霜用手來回搓動,心頭不由一動,這難不成是沉香?
嚴格來說,沉香不能叫木料,不過總歸是有木性的。
搓動之後,寧霜果然嗅了嗅。當然,她不會很明顯,是借着湊到眼前看的樣子,悄悄嗅了嗅,只是沒有瞞過旁邊的吳奪就是了。
寧霜輕輕點頭,這才看向吳奪。
「換着看看。」吳奪說道,「我這個不錯,光彩奪目。」
這麼說,潛台詞就是這是個新活兒,因為只有新瓷器才會有火光,又叫賊光。
寧霜笑了笑,「我這個不大行,有點兒油膩。」
吳奪一聽,看來寧霜是初步判斷就是沉香了。「油膩」暗指沉香結香的油分。
等吳奪上手了這個底座,首先從分量上感覺,確實和沉香類似。
不過,卻並不是含油量很高的沉香的分量。寧霜說「油膩」,只是借用了沉香的一個特點。
而且,這件底座觸手的感覺比較硬,不像是沉香的硬度。
一番審視之後,吳奪發現,這個底座應該就是沉香的!之所以觸手硬度偏高,主要是因為已經包漿了,有了一層皮殼。
是包漿層導致的「硬度」;同時,包漿層也封住了香味;還有,包漿層也影響了對於材質的迅速判斷。
玩家對於很多東西都追求包漿,但是沉香例外,因為沉香有了包漿,最大的問題就是聞香效果會打折扣。
不要說包漿了,比如最常見的沉香珠串,只要玩一段時間,香味就會減弱;這時候很多玩家就會裝進密封袋,「悶」上一段時間,如此重新開啟,香味才能恢復。
若是反覆多次,總體玩的時間較長了,那麼「悶」的效果也不明顯了,有的玩家為了「聞香」,還會很「肉疼」的輕輕打磨表面。
但是這一件底座,如此包漿,怕是沒有個二三百年不行。
可這個沉香底座,和四聯瓶又是十分契合的······
底座是老底座,瓶子卻又是新瓶子······
對於這個沉香底座,吳奪肯定是要好好聽一聽的。
材質確定了,是沉香!
這是一種海南老樹沉,不過,結香不算太「滿」,也不算均勻,所以說稱不上高品。
而從這一點來看,造成「硬度」的原因,除了包漿,應該也和材質本身有關。
但,這件底座的年份,卻真有三百年左右!
這是雍正朝的東西。
雖然不是出自官作,但工藝精良是能直接看出來的。
聽到這裏的時候,吳奪不由暗忖,將所有的因素綜合起來,這個雍正朝的沉香底座,價值上幾十萬是沒有問題的。
一件現代高仿四聯瓶,一件雍正朝的沉香底座······
如此看來,有一種可能是,攤主先得到了底座,而後「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