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園田魚條和愚智與般若各100起點幣的打賞,都是老朋友了。)
王宇招賢令一出,天下震動,不知道引起了多少人的關注。不過知情的人都知道,王宇是動真格的了。
王宇的滅魔令一出,威震江湖的魔門幾乎是瞬間敗落,目前只有滅情道在苟延殘喘,其他的降的降,死的死,誰能相信這是和佛道抗衡幾百年的魔門。
現如今招賢令是王宇的第二道命令,毫無疑問王宇不會允許失敗。招賢令,必將作為新朝的國策延續下去。
長安城內,李世民在城牆上眺望,渭然道:「無忌,我真的有點羨慕王宇了,無拘無束,自由施政,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我處處受制,即便有朝一日能夠執掌大位,只怕也不能像王宇這樣隨心所欲。」
李世民身側,正是身材「豐滿」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為何如此說,自從李建成娶了白清兒當王妃後,就處處針對李世民,在如今的李唐內部,二人已經是勢如水火。若不是李淵考慮到李建成的世子之位,對李世民多有照拂,李世民如今在李唐內部怕是很不好過。
而就算是李唐的領導人李淵,也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李唐也算是因緣際會,祖墳冒青煙,儒道佛三家基本都有勢力選中了他們。不過有得必有失,得到了儒道佛的幫助,勢必意味着他們的國策必須要有利於他們。否則,以後再想從他們那兒拿到什麼幫助就難說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樣看來,倒不如王宇的自由自在,從頭打拼。
不過長孫無忌卻搖了搖頭,道:「世民你莫要灰心,王宇此舉,無異於玩火**。一個不好,自己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你我都知道儒家的實力在天下間有多大,而佛道兩家背後的武力值有多恐怖。和他們為友,絕對比與他們為敵要好很多。」
現如今李淵還沒稱帝,所以李世民也沒有明確的封號。因為長孫無忌的妹妹長孫無垢嫁給了李世民,所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的關係很好,現在都是以世民相稱的。二人現階段並沒有明確的主臣之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點頭道:「無忌說的是,我有點着相了。這次王宇撤離長安,幾乎挖地三尺,什麼都沒有留下,所以為了讓金國和明教滿意,我們付出的代價比原來大很多。事急從權,我也來不及通知父王。還不知道這次攻下長安的功勞能不能抵消掉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
「會的,唐王知道你背後是誰在支持。而且此次攻下長安,唐王應該就要稱帝了,到時候大世子就會成為太子。太子不能領兵,唐王到時候會更需要你的。」長孫無忌自信道。能夠成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長孫無忌可不是靠的姻親關係。
李世民點點頭,這個道理他也明白,所以對於李唐的太子之位,李世民一向是敬而遠之。在亂世之中,太子遠不如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之位來的重要。
「好了,我們要去迎接父王了。父王從太原入主長安,馬上就要到了,這長安城,馬上就要迎來一個新的主人了。無忌,你看守好長安城,我自己去就好了。」
長孫無忌點頭,太原和長安相隔並不遠,基本上沒有危險。就算有危險,長孫無忌同去也沒什麼用。他並不以武功見長。
長孫無忌和李世民都沒有當一回事,攻取長安之後,李唐幾乎就將關中連為一片。雖然四周有明教、金國、蒙古都在虎視眈眈,不過總的來說,李唐的勢力大幅度增加,甚至還要超過新朝。這種情況下,二人都不相信有人敢輕起戰端。
不過,很快就會有人給他們倆上一課,告訴他們,什麼叫人算不如天算。歷史的進程,總是由無數的意外造就而成的。
李世民率領大約二千人馬離開長安,迎接李淵。其他的兵馬都留守長安,畢竟長安城才是重中之重,至於他們自身的安危,二千人馬足夠保證安全了。大隊人馬的調動,瞞不過李唐的眼線。
就在李世民離開長安的那一刻起,一隻信鴿飛離了長安,來到了長安城不遠處,一個山丘旁。
山丘旁有二十個人,其中十八人身穿黑衣,臉帶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外身還披着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背負大弓,每人負箭十八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