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李正的建議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李正的建議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李正的建議

    到了後世倭國的那些礦產因為很多的暴力開採被破壞地很嚴重,以至於到了後世很多礦產都被封存保護了起來。

    各地郡縣的動作很快,不出半月房玄齡帶着十多個郡縣呈報上來的奏報來到了涇陽。

    這天正在下雨,李正站在屋檐下看着漫天大雨對房玄齡說道:「今年秋季的雨水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房玄齡點頭說道:「長安令,我們還是來看看各地的呈報上來的奏章吧。」

    看來房玄齡對這種傷春悲秋的場面並不感興趣。

    李正收起心神帶着房玄齡進屋。

    一份份奏章放在眼前,李正看着其中一冊,「這是潼關的?」

    房玄齡點頭說道:「朝中就有潼關的官吏在。」

    李正看着潼關的奏報說道:「潼關不論是地理位置還是人力治安都挺好,不過潼關距離涇陽太遠,出了關內的地方暫時不考慮。」

    房玄齡幫着整理奏章,把關內以外的奏章全部排除只留下了十多份奏章。

    看着李正一份份看着奏章,房玄齡也說道:「不過托你的福,朝中多少也對其他郡縣有些了解了。」

    李正的目光從奏章上移開看了一眼房玄齡說道:「其實也不排除有些人在奏章上造假,除了自己親自去看鬼知道他們治理成什麼樣?

    別看奏章上說的天花亂墜,朝中自己心裏有譜沒譜是另外一回事。」

    房玄齡尷尬地笑了笑。

    李正說道:「房老我說得對吧。」

    房玄齡無奈點頭,「說的也是。」

    李正吐槽道:「要說就說你們朝中的監察能力也太落後了。」

    落後?

    房玄齡又說道:「朝中的監察機制承襲隋制,怎麼能說落後呢?」

    李正說道:「所謂監察並不是說向御史台那種風聞奏事,要我說御史台這個地方除了添亂,沒有任何的實質用處。」

    房玄齡聞言欲言又止開口又說道:「那照長安令的說法朝中要如何施行監察制度。」


    李正放下一本奏章一邊看着說道:「我怎麼知道。」

    房玄齡又是一陣無言,李正一邊說着朝中的監察落後,問他該怎麼改,他又說不知道。

    瞧着他的神情,房玄齡長嘆一口氣,心中想着暫時不和他計較。

    李正看完手中的奏章說道:「高陵這個地方不錯,距離涇陽也不遠,如果在高陵可以建設其實渭水以南也不錯,兩邊還可以相互呼應,至於富吳縣還有待考量,暫時就定高陵和渭水兩個縣這兩個地方我還要好好派人實地去看過再做決定。」

    房玄齡重新整理好奏章說道:「老夫明白了,這就去回報。」

    剛起身要走,房玄齡又停下腳步說道:「你說的那個監察制老夫會和朝中重新商量。」

    李正說道:「我也就隨口一說,房老不用介意。」

    治理天下這種事情終究是朝中和李世民的事情。

    就算是再離譜也不會和自己有多大的干係。

    這種事情李世民更加費腦子。

    如果隨意插手反而落得自己進退不得。

    而且清查天下田地的事情,朝中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李世民想查但又不敢大張旗鼓。

    權貴侵佔土地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有。

    但凡有地方要查這些事情,往往到了後來也只能不了了之。

    或者激起民變,或者地方敷衍了事。

    又或者有個叫王莽的傢伙想要查這件事到了最後反而落得皇位岌岌可危,最後也被人踢下皇位。

    這麼多的前車之鑑在眼前,李世民敢查嗎?

    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心裏清楚,但考慮後果也不敢隨意動。

    要做成這件事需要很強的手腕。

    李世民終究還是不夠狠。

    只要天下太平對李世民來說還不至於大動干戈。

    離開馬圈,房玄齡心裏還想着李正的話語,確實如



  
張圍推薦:  大唐貞觀一書生  我岳父是李世民  秦玉  
隨機推薦:  全球進入數據化  寒門宰相  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  綠龍博士  刀光如月映九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人在大唐已被退學"
360搜"人在大唐已被退學"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