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這邊凝聚共識,對『開封府試點』再次加碼,推動為『新法』提供更多配套,趙煦悄無聲息的回宮。
趙煦洗漱一番,先去見了朱太妃,然後又去孟皇后那坐了一陣子,隨後又去慈寧殿,雖然一如既往的沒能進去。
高家以及十個勛貴被抄家,縱然有着『掘開黃河』這樣人神共憤的大罪,求情申辯的還是不知道多少。
章惇到底還有分寸,對高家沒有太過,總算是保留了高太后最後一絲底線。
刑部,戶部等正在對這些人的家產進行清理,哪怕只是初步的,總數還是令人瞠目結舌,足以比上大宋半年的國庫收入了。
趙煦回到福寧殿,開始處理堆積下來的政務。
趙煦一本一本的看着,批閱着。
直到陳皮悄悄進來點燈,趙煦才恍然的看了眼外面已經黑下來的天色,道:「政事堂那邊結束了?」
陳皮將燈放到趙煦不遠不近的位置,而後才道:「還沒有,蘇相公,章相公等還去了六部,又在開小會。」
趙煦點點頭,看來,蔡卞這一趟,給了章惇等人不少新想法。
趙煦繼續低頭翻閱奏本,他手裏的這道,是荊南路的聯合奏本,說的是荊南路內部的災情,以及彈劾了幾個知府。
趙煦看着,暗自搖了搖頭。
宋朝國土說小不小,說大不大,採取的是府縣制,路最初是因為稅賦的漕運而劃分,而後演化為行政區以及軍區,但卻並不是行政機構,各府依舊直屬中央管理。
這也是大宋立國之初,擔憂藩鎮重現,對地方進行削弱,直轄的一種手段。
「省……」
趙煦輕輕自語,隨着『新法』的開始,不止朝廷需要集權,地方上的散亂不堪,人浮於事的情形厄需改變。
但大宋國土不大,加上開封府所在的京畿路,足足有二十三路,也就是二十三個省!
這必然太多了,需要進行合併。
但要想合併路,並非那麼簡單,除了人心與官帽等的考慮,路還有行政與軍區的性質,必須要同樞密院與兵部的計劃進行配套合作,並力推進。
「急不來啊……」
趙煦自語,將這道奏本放到一邊。
宋朝的問題太過複雜,涉及體制的改革,決然不是他這個皇帝以及朝廷說改就能改的。還需要足夠的準備,確保不出大亂子才行。
陳皮聽不懂,悄悄退後,侍立在不遠處。
不知道又過去多久,門外一個黃門走過來,道:「官家,蘇相公,章相公,蔡相公,韓相公求見。」
趙煦再次抬起頭,看向外面,見天色已經黑透,稍稍沉吟,道:「讓他們去偏殿,讓御廚在偏殿擺上吃的,用炭燒,朕與諸位卿家邊吃邊聊。」
「是。」陳皮應着,轉身出去安排。
趙煦又看了一會兒,這才起身離開書房,前往偏殿。
偏殿裏,蘇頌等人正站着候着,見着趙煦進來就要行禮。
趙煦擺了擺手,道:「免禮。大晚上的,諸位卿家辛苦了,坐下,邊吃邊說話。」
說着,趙煦率先坐下,蘇頌,章惇等人這才相繼落座。
趙煦看着熱氣騰騰的瓷鍋,以及香氣四溢的飯菜,忽然胃口大好,拿起筷子吃起來,對着蘇頌四人笑着說道:「無需拘禮,隨意的吃。」
蘇頌,章惇等看着趙煦吃,似乎不想壞了氣氛,拿起筷子,紛紛吃了一口。
趙煦確實餓了,就着米飯,吃了半飽,這才喝口湯,看着一直端坐不動的四人,笑着道:「說說。」
蘇頌傾身,早有腹稿的道:「官家,國子監,太學等基本籌建好了,三月中旬這樣,可以開始招生。臣等與國子監那邊仔細商議過,第一批,打算招募三百人,而後逐漸放開。前期,先在其他三京設立分院,有計劃的拓展……」
趙煦聽着,點頭道:「朕之前與沈括談過。太學裏,有幾樣東西是不可或缺的,第一個,是博學多才的教授,也就是人才。第二,是基礎配套,包括錢糧,教學樓,宿舍,用餐等等。第三,就是教學配套,首重是教材,其二是輔助。教材不難
第兩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