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洲大陸最西端,有一片從海岸線延伸向內陸約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史以來便無人定居,只是一馬平川的戈壁荒漠。
二十年前它被風自賓環保基金會買下,宣稱將打造油果樹培育基地。可是這裏連根草都不長,又何談種樹?
二十年過去了,從高空俯瞰,兩條玉帶般的河流繞山脈蜿蜒,串接起寶石似的湖泊與珞般的濕地,兩岸都被蔥鬱的植被圍繞。
奇蹟中的奇蹟,則是那條憑空出現的山脈,名為想山。
想山橫亘在這片土地中央位置,從南至北直線長度約一百公里。但計算其山脊線的全長,則有一百二十多公里。
因為它在地圖上走了個「之」字形,或者說閃電的形狀。
其山脊線平均高度超過四百米,最高處約有六百米。如果僅計算土石方量,它可能是人類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浩大的單體工程。
在想山建設的高潮階段,據說有十萬工程人員同時在這片工地上。還有傳聞說,當時幾乎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型工程機械,比如挖掘機、推土機之類,也都聚集在這裏。
關於工程機械數量的傳聞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是否準確,但累計的確有十餘萬施工人員參與了想山工程的建設,並將建造的部分過程向全世界展示。
挖掘機從平原上開採土石方,山脈有類似龍骨的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山體的穩定以及對水土流失情況的預防。
但通過這種「人工」方式建造的山脈,總長度不超過二十公里,而且它依然是屬於養元谷的「第三類工程」,參與的施工人員大部分都是養元谷弟子。
近二十年來源源不斷湧現的養元谷新弟子,假如沒來過想山工地「實習」,都不敢說自已的「功課」完成了。
如此建造山脈,目的除了鍛煉養元谷弟子,也是向全世界做選擇性的展示,告訴所有人這個工程是可行的,而事實上它也建成了。
那麼其餘一百多公里長的山脈又是如何建造的,則誰也說不清!
這就是字面的意思,真的是誰都說不清,有人就算知道也無法直接描述出來,因為它是當世眾多九境高人以大神通法力打造而成。
最早的十公里「標段」,是墨尚同、楊特紅、柯孟朝三位老人家打造的,沒有動用工程機械,在平原上摶土石堆移成山,就連山中的洞府群都一併建成好了。
三位老人家之間別苗頭,至於誰輸誰贏則不好評判,或者說他們留給了後人參詳。
整個施法過程,包括運用法力的方式,都是可以感受的,但至少要有大成以上修為才行。
有資格「參鑒」的至少也得是大成修士,而有資格「動手」的至少也要有九境修為。但是三位老人家動手的時候,世上的大成修士也不可能都跑來旁觀啊。
實際上九境修士在施展這等大神通時,他人甚至都無法靠近,更別提看熱鬧、做點評了。
那怎麼辦呢?於是在一期工程的十公里山脈打造完成後,三位老人家在山中留了一塊墨玉石碑。這塊石碑有一人多高,上面只刻了「想山」兩個字。
想山碑與山體構成了一個玄妙的法陣,想看見它至少也要有大成修為,感應石碑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神念心印傳承。
其內容首先是想山的總體設計,然後是三位老人家打造山脈的過程,包括所使用的大神通手法以及各種精妙的微操。
至於誰更高明,後人自有評判,且建立在評判者自身見知的基礎上。
除了三位老人家之外,第一個看見這塊碑的人當然是華真行。以華真行當時的修為,也只是看看而已,真正接着動手的則是約高樂。
約高樂聞風來到想山,見到了響山碑,坐在此碑下參悟一番,又親手打造了約兩公里長的山脈。
想山碑是一件特殊的法寶,能自動記錄每位高人打造山脈的過程。約高樂之後,跟着來打造山脈的是丁奇、白少流,他們都是與華真行交情頗好的九境修士。
至於姑蘇萬變宗的宗主成天樂並沒有出手,出手者是其道侶聞簫韶。
接下來想山就熱鬧了,它成了不為普通人所知的另類網紅打卡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