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輪紅日從東邊掠起,正是霞光漫天,大道通天,意氣最為風發之時,&nbp;馬匹所經之處鳥雀驚飛,黃土飛揚。
眼見眾人消失在路盡頭,方清雲轉頭:「師妹,我們也走吧。」
西禾頜首,他們此行先轉道太初派,拜見已逝的婆母公爹,隨後再趕往魔教。
太初派在鳴山,&nbp;素有『恆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稱,&nbp;距縹緲門不算遠,騎馬趕路九日可到,因着六大派去往魔教,路程緩慢,二人便不怎麼着急。
他們也牽了兩匹馬,不過到了縹緲門轄內小鎮,便換了馬車趕路。
官道路途平坦,方清林趕車,西禾在車內躺着,不過大多數她都出來坐在方清林身旁。
她穿着襦裙,髮鬢梳成平民女子樣式,兩條腿晃悠着,一雙靈動的眸子隨意看着周圍,意外地嬌俏可人。
沿途不少人不禁望來,隨後偷偷紅了臉。
西禾輕笑一聲,頗覺有趣。
這一路他們遇到許多人,&nbp;有趕路的百姓,有押着貨物的商隊,也有行色匆匆的江湖中人,想來是聽到六大派欲攻打魔教的消息,趕着去湊熱鬧的。
當今天子治世已有二十年,律法條列皆沿襲祖上,設六部、內閣,輔佐帝王。
然而大明建朝已有兩百餘年,到今日已是官虎吏狼,貪墨成風,公器私用,仗勢欺人等事延綿不絕。
頗有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兆頭,不過對普通百姓來說仍在忍受之內。
「娘,還有多久到外祖母家呀,孩兒餓了。」
「乖,馬上到了,再忍忍啊。」
這是一對趕路的母子,那婦人三十上下,&nbp;臉上是被生活壓迫的愁苦。
她背上還背着一個瘦小的孩子,三人一派枯骨伶仃,十分瘦弱,應是去娘家探親的。
但他們拎的包裹乾癟,只有幾塊地瓜和一塊臘肉,想來生活不易。
西禾路過,遞了一袋子米麵過去。
婦人驚詫,不敢接:「貴,貴人?」
西禾往前遞了遞:「拿着吧,去娘家探親應當拿點好東西,好教他們別為你擔憂。」
他們從上個城鎮出發,到現在已行了三日,中間沒有可歇腳的鎮子、客棧,距離下個鎮子還有段距離,可見路程還是挺遠的,說不定還會遇上歹人……這母子三人想必是多年未回娘家了。
時人多『報喜不報憂』,這女子冒着風險也要回家,可見是個孝順的。
可惜日子實在辛苦,竟拿不出點好東西孝順父母,自然愧疚。
婦人愣了愣,隨即眼眶就是一紅,酸澀難當。
她確實五六年沒回家了,自成親那年離家,後來生育兒女竟是沒能回去一次……眼見孩子都五歲了還沒見過外祖母,她狠了狠心,第一次違抗相公婆婆的意願,帶着兩個孩子就出發了。
想起出嫁時母親泣不成聲的樣子,婦人到底接過:「謝謝,謝謝貴人。」已是泣不成聲。
兩個孩子見娘親哭,被嚇到,也抖着小身子哭了起來。
西禾嘆氣,示意婦人帶着孩子上車,他們順路送他們一段。
路上婦人說起許久未見的爹娘,出嫁時紅了眼眶的哥嫂,婚後在婆家的艱難,貧苦的日子,生下兩個孩子時的喜悅。
下車時已是笑盈臉上,對二人千恩萬謝,牽着孩子奔向遠處炊煙裊裊的村落。
田間一漢子正好起身,看到女子先是不敢置信,待聽見一聲『阿哥』,才激動地丟下鐮刀跑過去。
見她仍舊望着那邊,方清林摸了摸她發梢:「你偷偷塞的百兩銀票已夠她家日子變好,遇上你是她的福氣。」
西禾笑了笑,靠在他肩頭:「走吧。」她其實只是無奈。
這個世道普通人的日子太難了,今日那婦人遇上她,她能幫一幫,可這樣的人到處都是。
後面趕路,他們又
為愛叛出師門的大師姐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