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公司的商船,和幾乎全部的快速海岸護衛艦。
而前往本地治里,準備打錫蘭的第二艦隊,只配屬5艘戰列艦,7艘巡航艦,以及一批運兵船。
至於陸戰,這倒不用太多人。
攻取巴達維亞、馬六甲的第一艦隊,只需要配備2000人的陸戰隊即可;攻取錫蘭方向的第二艦隊,配屬3000人陸戰隊。
加起來的用兵規模,也不是很大。而且絕大部分的後勤,都能當地籌措。印度的糧食可以買,法國東印度公司拿了錢,買大米可以輕鬆買到;爪哇地區的歸義軍搞了土改,籌措糧食更是易如反掌。
真正要從朝廷調集的,除了白銀,就是火藥。
對此,劉鈺也親自出面,向皇帝闡述了一下為什麼將進攻兵力控制在5000人的原因。
再多的人,怕非戰鬥減員。
閩粵沿海地區訓練的陸戰隊,加在一起也就這些。
駐朝鮮、天津、琉球、庫頁島和日本的陸戰隊,也不調集。北方氣候去南方尚且承受不住,去炎熱的熱帶,多半打仗沒死多少,疾病和水土不服先死個七八成。
在說清楚這種可能的非戰鬥減員後,劉鈺又道:「是以,臣以為,還要派遣一些軍官隨後登島。在錫蘭、邦加、馬六甲等地,就地訓練一部分士兵,作為日後防守、鎮壓反抗之用。」
「海軍一旦結束戰鬥,陸戰隊還是要回歸大營,保證日後的野戰能力,不可使之守備軍化。」
「這也需要陛下撥一筆錢。其中編練的數量、前期所需的軍費、以及所需的各級軍官數量,都已經暫定好了,還請聖天子認可。」
將這份計劃書交給皇帝,皇帝看了看,發現是兩個版本。
一個版本,是在馬六甲、錫蘭等地,一共操練大約5000名華人士兵,用以守衛和鎮壓,以及加強對周邊小國的控制。
另一個版本,數量就大大提升了。
除了正常的守備部隊外,還要再訓練一支以南洋華人為兵員的野戰部隊,人數在5000人左右。
很顯然,第二個版本是為了將來打印度用的。
這時候就要開口要錢,也是因為確實時間不多。打下錫蘭,就要抓緊時間訓練,若有機會,就可以隨時干涉印度各地土邦王公之間的內鬥,從而獲得立足點。
錢倒多花不了多少,一個士兵一個月二兩半銀子養家,一年30兩銀子。南洋一共再增一萬兵,軍餉、火藥、補給、軍裝,加在一起,除了第一年支出多一點外,日後每年也就是保證在80萬兩左右,折算上均攤下來的槍炮火藥,一年100萬兩就是了。
換言之,只要南洋加印度,每年能讓皇帝或者朝廷多收入100萬兩,就算是回本,鬧個平;若是一年300萬兩,那就是無論如何不能放棄的了。
當然,這指的是皇帝看得見、摸得着的錢。至於商貿流動、人口遷徙、緩解人地矛盾這些潛在的利益,那都不算在內。
皇帝明白,劉鈺這是在等他的表態。
是打印?還是不打?
因為要打的話,戰機轉瞬即逝,需要一個如同漢唐西域都督的人選,擁有見機行事、在邊疆開戰的權力。
不可能事事都請示朝廷。
計劃中,將要駐紮在錫蘭的這支野戰兵團,就是為了隨時介入印度局勢的。
如果同意,那麼,在選擇南洋都督的時候,就要選一個激進一點的、支持打印政策的、在認同上和劉鈺保持一致的人。
選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縮頭王八,就算印度王公打出了腦漿子,請求借兵助剿,怕這南洋都督也不會動彈,還是慢悠悠地請朝廷決斷,那可真是黃瓜菜都涼了。
選個沒事找事、橫行無忌的螃蟹,也不行。滿腦子想的都是刷軍功,根本沒有大局觀,只怕會閒着沒事專門挑南洋小國來敲打,把好端端的野戰部隊全都弄成治安軍了。
唯獨得選一個明確知道大順的戰略目的,知道輕重緩急,知道外部局勢的人。
明確點,劉鈺那邊的人。
只要同意,就只能這麼選。
如果不同意,那麼,連這支野戰
第三八一章 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