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移民是放在黃河北決之後的背景下,肯定從者如雲。
一方面原本的經濟貿易體系崩潰;另一方面黃河漫灌,農業基礎也基本崩了。
那時候,留在老家,就真的只能餓肚子了。在那時候,說移民,自然簡單。
可尷尬的就是,現在,黃河沒決口,要防患於未然。而這裏的自耕農,小日子基本還能湊着和過。
再加上這裏嚴重的安土重遷、故土難離、守着祖墳等等情結,真的是件很難很難的事。
最簡單來說,安山湖周邊的圍墾,已經數百年。很多家庭的祖墳都在這裏。
現在劉玉說,要把這裏重現大野澤、梁山伯,要把這裏淹了。
也就等同於,要把人家的祖墳給淹了。
這,要是沒有阻力,那就真的只能在編造出的「中國」里找這樣的地方了。反正,現實里,要淹人祖墳,在現實的中國,肯定是要鬧出大事的。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也並不是傳統文化、民族性、特有性什麼的。
這是個普遍問題。
很簡單,也很現實的玩意兒。
以此時的歐洲為例,願意移民的是什麼人?
在法國,願意移民的、願意背井離鄉的,是啥?
是胡格諾教徒。
那是聖巴托洛繆大屠殺,被殺到塞納河都堵住了的異端。
那是《楓丹白露敕令》直接宣佈,這群人是垃圾、要清除、是非法的人。
法國的農民但凡要是願意移民,不至於加拿大地區,要靠混血的阿卡迪亞人,或者「紅皮法蘭西人」來挑大樑。
西班牙願意移民的,那是什麼人?
是猶太人、是新教徒。
西班牙、葡萄牙,那是還有宗教審判所的。軍事化組織耶穌連隊等各個教團,是連里斯本大地震都認為這是活雞兒該,誰讓葡萄牙的天主教徒不純潔道德墮落呢?
英國願意移民的,那是什麼人?
是分離派、公理會、加爾文宗、長老會,這群人在英國內部,沒死了就不錯了。
是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尤其是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那是直接進過北愛爾蘭種植園的,經歷過死了四分之一的大屠殺的,能跑肯定跑。
而富蘭克林認為會玷污北美血統的「德國鄉巴老」,那是什麼情況?
那是三十年戰爭,直接乾沒了三分之二的人口;那是新教舊教互相殺;那是普魯士就是個大軍營、士兵就是連長的勞力奴……
北美獨立戰爭的時候,窮的叮噹響的黑森僱傭兵去了北美,北美豪紳那邊直接開價:一人30英畝(180畝)土地,投降就有。瞬間就能拉走一大批黑森僱傭兵,很多黑森僱傭兵心裏還得「感謝英國政府出的船票,謝謝啦」。
但凡日子能過下去、但凡不被禍害屠殺、但凡還不至於說實在活不下去甚至朝不保夕了,誰願意背井離鄉?
全世界都一個鳥樣。
問題也就在這。
魯西地區的經濟存量,還是很高的。
相對於膠東地區……後世有個說法,膠東人說魯西,是山東的「西藏」;而此時之前,膠東才是山東的「雪域高原」。
運河之前流淌。
黃河整個大明王朝都沒從山東走。
黃河留下的沖積土。
朱元章推廣的棉花種植。
朱棣遷都之後的南北交通幹線的交通便利。
種種因素在這擺着。
再加上,北邊是京畿、東邊是膠東山區、西邊南邊是人口比這還稠密的河南,本來遷徙條件就不利。
現在,忽然之間,就要強制遷徙。
對於遷徙,從一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故事,就能看出來民眾對遷徙的態度:
說當年朱元章要讓遷徙,說是不願意遷徙的,就去洪洞大槐樹下集合。結果大家都去了大槐樹下,實際上是朝廷騙人,讓來到大槐樹下的都遷走了。
這當然只是個故事,但這個故事裏,百姓對於移民是什麼態度?對於朝廷是什麼態度?也就可見一斑。
第二一七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