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秦之所以牛逼,是因為誰都打不過。而大宋之所以是大宋,也是因為誰都打不過。
但是大宋能延續三百多年的國祚也絕非是僥倖,榷場就起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對榷場這個詞不太了解的話,可以直接參考一下其他朝代的邊市這兩個字,大概就可以理解他是幹什麼的了。
「榷「,其意為「專賣「、「專利「等意,而「場「則是指場地場所等,所以榷場所代表的意思是指由官府控制主導的貿易市場。
只不過跟其他朝代的邊市多半都帶有賞賜性質不同,大宋的榷場多半是因為打不過別人,而被別人強烈要求開放的一種邊市。
當然無論大宋打不打得過別人,這個邊市的性質到底是怎麼樣的,最起碼他還是一個遵守基本的商業規則的貿易活動,都是其他周邊的國家拿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來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比如遼國。
雖然當時的遼國也算是盛極一時,在軍事和農業方面的技術也不算落後,然而就跟後世的大毛在戰爭工業方面牛逼,在輕工業方面略顯弱雞一樣,遼國在茶葉、絲綢、香料等方面也確實渣了一些,就像是一個跛腳的強壯巨人。
而大宋的優勢則是在於哪方面都行,又哪方面都不行,所以遼國就要拿着諸如戰馬之類的東西來換大宋的絲綢茶葉之類的東西。
然後遼國的這些達官貴人們一看宋國的好東西,再被宋國那些打仗不行但是吟詩作對很牛逼的士大夫們一忽悠,遼國的上層就發現:臥槽!宋國原來這麼先進!原來我們就是蠻夷!
然後遼國上層就覺得這他媽不行啊,大家都是一個老祖宗,憑什麼你們就能那麼牛逼?不行,老子不能當蠻夷,老子要學習!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學?
結果遼國的上層一拍腦門子,覺得老子可以買呀!買了就能享受,一邊享受一邊慢慢學不就行了?
然後遼國就找宋國買買買。
但是同樣眾所周知的,遼國的經濟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兒,畢竟受到地理環境和人口等因素的制約,所以根本就不能指望遼國去發展什麼經濟啊,民生啊之類的東西。
所以遼國就跟後世的那些用花唄,用借唄買買買的剁手黨們一樣,買着買着就發現自己兜里沒錢了。
然後遼國就選擇打宋國。
因為打了宋國就會有歲幣,有了歲幣就能繼續買買買。
而刨去大宋自身軍事實力一直在下降的因素之外,朝堂上的皇帝和士大夫們還驚喜的發現,打一場仗要花的錢太多,而給遼國歲幣才多少錢?
所以宋國就選擇了給遼國歲幣,讓遼國拿着歲幣在榷場買買買,反正這些錢慢慢的又回到了大宋的手裏,而且大宋的士大夫們還會有意無意的各種通過各種方法來宣揚大宋文化的先進性。
兩國之間就陷入了這樣一個可笑的循環之中,而遼國也朝着宋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一去不返。
而金國實際上是比不過遼國的。
比起跟中原打了幾百年交道,已經近乎於全盤漢化的遼國,受到地理位置和人口等因素制約,金國無論是農業還是輕工業、手工業等等方面都很弱雞。
所以,金國其實比遼國更需要榷場的存在。
或者換個比較形象的說法:遼、宋要遠遠強於蟎清,而金國大概就相當於倭國,甚至還不如倭國。
畢竟大宋和大遼的實力怎麼看都比建奴當家的蟎清要強得多,之所以顯得弱雞,是因為大宋和大遼朝堂上那些廢物一樣的皇帝和士大夫。
比較搞笑的是當時無論是遼國也好,還是後期發家的金國也好,包括像周邊的朝鮮、倭國和大理之類的國家,有一個算一個,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沒有自己的貨幣。
也就是說,大宋流行用銅錢,他們就跟着用銅錢,大宋因為缺銅而用鐵錢他們就跟着用鐵錢,大宋如果用交子,他們同樣也跟着用交子。
這也就意味着,當時周邊所有國家的鑄幣權都是掌握在大宋手裏的——
鑄幣權啊,丑國橫行霸道那麼多年,除了軍事實力確實牛逼之外,跟丑國掌握了整個世界的鑄幣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