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其實就連徐英剛開始也不贊成,不僅不贊成,還極力反對,讓他三思而行。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在公開場合或者在別人面前,她可能還會含蓄一些,但對着傅松這個小師弟,她直接就稱生態農業純粹是個噱頭,中看不中用。
傅松知道她是為自己好,替自己着想,換成旁人,恨不得你立刻、馬上投錢,至於項目的可行性、盈利性,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項目後面會不會黃,更不關心,先落袋為安,把政績搞到手,過兩年帽子一換,高升走人。
傅松當然清楚生態農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理論基礎上不完備,技術體系不夠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等,導致叫好不叫座,甚至現在很多地方的所謂生態農業示範區、生態農業示範縣,也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騙政策騙資金,最後弄得一地雞毛。
這樣一看,搞什麼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等這些高大上的農業模式,貌似是在走農業浪漫主義道路,大概率會步騙子們的後塵。
但傅松不這麼認為,他有自己的通盤考慮,他決定搞生態農業更不是腦子一熱,心血來潮。
後世一提起中國農業,必然說落後,然後找落後的原因,無非是自然條件限制、農業種植制度和習慣、農村土地經營制度、農業基礎設施差、農民收入低、農民文化水平低等等。
這些原因不能說錯,甚至比較中肯,同經濟發展和現代化一樣,農業的發展和現代化同樣無法超越和必須考慮中國的基本國情,相比北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任務更為艱巨、難度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進入新世紀後,特別是2010年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中國已經不是沒有錢的社會了,無數大資本、熱錢湧入農業產業,什麼樣的技術不能引進,什麼樣的設備不能買,什麼樣的設備不能造?為什麼我們的農業還是那麼落後?
有人又拿生產技術、農民文化水平當藉口,可每年邀請無數的外國專家進來,最後還是灰頭土臉,農業依舊一潭死水。
有人又說,中國現代化起步晚,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是工業的現代化,受工業發展所制約,農業現代化水平不足是正常的。
以前傅松還信這種鬼話,但自從這輩子踏入農業產業這個領於後,傅松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早在70年代末,中國就正式提出了生態農業這個概念,並借鑑參考國際上的可持續農業、有機農業等理念,提出並逐步完善了符合自身實際的農業現代化的技術路線圖。
三四十年過去後,所謂的農業現代化到底搞得如何,不用說都清楚。
傅松覺得,中國農業現代化不成功甚至說落後的原因,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問題,無論是大資本方還是個體種植戶,都普遍缺乏大規模農業生產所需要的長遠眼光和意識。
資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潤,天然地急功近利,農業產業大資本的引入,過度追求高端設施帶來短時間的高新技術快感,忽視了技術設備成本和生產效率之間的平衡,一味追求高大上,變着花樣打造各種炫目概念,要麼只能通過政府輸血勉強維持,一旦政策有變或政府直接斷供,這種模式就會迅速崩塌,要麼上市圈一波錢,然後留下一地雞毛。
個體小生產者從傳統的大田生產轉型,局限於大田栽培的經濟收入水平,加上農業投融資體制落後,只能通過有限的設施來修正某個生產環節,而無法對整個農業生態生產系統進行全方位改造,也就無法帶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時缺乏上下游產業鏈互動,更無法得到規模經濟的知識技術支持,自身發展緩慢。
但這兩個問題對現在的傅松來說都不是問題,作為資本方,傅松有足夠的資金和耐心,有不斷完善的農業上下游產業鏈的支持,再加上政府政策和相關科研院所高校智力資源的支持,他有信心在未來闖出一條路來。
做人如果沒有點理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人生如果只沿着所謂成功人的腳步前進,不去做點有挑戰性的事情,錢賺得再多又有什麼意義?
難不成要學某些人給窮學生放貸,跟小菜販子搶生意?
第四百九十八章 要做就做到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