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中丞自可充之,或者……」張軍看着李适想了想:「參贊機要贄如何?」
參贊機要,就是參掌機密,所謂的三級宰相。是翰林學士陸贄的加銜。
德宗李适其實很喜歡,也很信任陸贄,但感覺陸贄有點剛直,直言諫諍,擔心他為相會把自己氣死。
所以李适什麼事都會和陸贄商量,很多機密要事都會經由陸贄的手進行,但就是給了陸贄一個中書舍人的職官,參掌機密。
這會兒陸贄的母親去世了,正在丁憂,就是辭官守孝,寄住在東都河南府嵩山豐樂寺。守孝是大唐的重禮,孝期三年。
除了皇帝下詔示諭,表示國家需要你,批准縮短憂期以外,宰相也不能免除。
聽到張軍推薦陸贄,李适愣了一下,李勉皺眉捋須思考起來,其他宰相也都開始琢磨,或者低聲的討論。
前面張軍和李适李勉說過,御使台需要獨立,不能拜相涉入行政,又說希望恢復翰林院蓄養藝能才人的舊制。
而陸贄就是出身翰林,是翰林院大學士,兼中書舍人,知制誥,又充給事中人。是一個因為被皇帝喜愛信賴橫跨中外的重要官員。
他的職務全部和詔旨有關,也就是說,皇帝不管想幹什麼,都會經過他的手,內外白黃一肩挑了。
白麻詔書為內詔,由翰林學士中出,黃麻詔書為外詔,由中書舍人制誥,而不管白麻黃麻,都需要給事中判審。
李适是真的信任陸贄,信賴他,但也是真的頭疼他。
但張軍就感覺,陸贄的這個性格稟性,是真的比較適合坐鎮御使台。
關鍵是李适信任他,什麼事都要和他商量,但又不想讓他拜相,到是正好可以和宰相們達成一定的平衡,不使某方專權。
最怕的就是宰相們和御使台混成一氣,施政監察不分彼此,那就沒個好,哪怕是增設再多的部門也沒卵用。
即監察又反腐還有行政發言權,自己定規則來管理監察自己……
……
宮外。
三省五房諸部司的官員今天都小心謹慎的,大氣都不敢亂出,都聞到了那股子大事將至風雨欲來的味道。
待制的官員和宗室們心如貓撓,就想去打聽仔細或者出宮傳訊,可是不敢。你知道皇帝會不會突然召見?
御使台內更是人人自危,一片惶然。
志得意滿的左中丞突然就翻了車,直接被內侍監押着回府收拾東西去了,馬上出發端州,不得延緩。
右中丞跑去中書門下打探消息,只有知雜事強壓內心的惶恐勉強坐鎮,也是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閉不見人。
左中丞這一去,一場大清洗是避不可免的,知雜事首當其衝。可是這玩藝兒又不能自己主動辭職走人,只能這麼焦灼的等着被審判。
不過,這位知雜事也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在抓緊時間寫狀訴,把竇參數年來的行事一樁樁一件件記錄,把竇參安插的體己人列出名單。
他相信,只要這東西遞上去,不管誰來接任,自己都有了迴環的空間。了不得就降為普通御使嘛,也比丟官好的多。
知雜事本來也就是資歷比較深的御使官充任的臨時性職務,並不在秩官序列。
宮城外,內侍和禁軍已經編組出發,去執行敕旨。
竇申,竇榮,竇參,全部家產都會沒收充公,家奴侍婢也一樣,三個人和家人會由禁軍監押着馬上上路。申榮二人押返原籍,竇參發往端州。
州司馬這個官職,在這會兒其實已經是個虛銜,已經不實授了,成為了貶謫官員的專用職務,其實就是送到那裏監押起來,並沒有什麼權力。
這個其實就是罪不至死,先養着以觀後效。有一些後面會重新起復任用,但也有一些會就地賜死。命運待定。
如果起復重新任用,家產奴僕侍婢都會發還。
裴家那邊要好一些,暫時只是監察,沒有抄沒,禁軍已經去沿途拿人。這哥們正往京城來呢,在半路上。
他家就是長安的,還沒來得及往河南府搬,崔造任命他判東都度支院,韓滉又把他調了回來,總共間隔也沒多久的事兒。
第405章 延英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