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拂過溪澗,吹皺了一汪池水。
野利經臣回了一趟山里。
在山下當了幾年官,愈發不習慣山上的生活了。
山下有寬敞明亮的大宅子,有好吃的飯食,有熱鬧的坊市,有來自各地的奇珍貨品,還有各色各樣的人可以交流……
從山下回到山上,就像從新居里回到破敗的老屋,到處都瀰漫着一種腐朽陳舊的氣息。
怪不得下了山的健兒很少有回山上的!
看着匯聚過來的野利氏分支部落頭人,野利經臣懶得和他們廢話了,只想趕緊辦完事,然後回山下品着香茗,看着天邊的晚霞,優哉游哉地過着富貴閒人的日子。
年紀大了,就這點追求。
「不用我多說了吧?大帥有令,橫山党項出丁一萬。着落在野利氏這邊,便是五千人了。各部分一分吧,湊足人頭。」野利經臣撣了撣座椅上不存在的灰塵,然後坐下道。
橫山党項,其實還是有點章法的,不是那種愚昧透頂的部落。而且也歸順靈武郡王后,文明程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理蕃院的正副主事是野利經臣和沒藏慶香,但中下層僚佐全是唐人。這些官員時不時上山,幫着各部頭人統計糧食收成、牛羊數量,順便記錄個大概的丁口數量。
大帥有令:「橫山、平夏、河西三党項,凡有男孩,長至十歲均需登記。」
根據光啟末最新一次整理,橫山党項三大族群,即以野利氏為首的東段族群、以沒藏氏為首的渾州川族群、沒有大部落的東山党項族群,共有十歲以上男丁十一萬餘口,其中成丁九萬口。
這九萬成丁,就是邵大帥的兵源之一。
山上的人口,很多年沒增長了!明明沒有外敵,內部仇殺也漸漸銷聲匿跡,人丁為什麼沒有增加?
野利經臣是懂其中道道的,但他不想說。頭人們也是懂的,迫於現實,也不想說。
「兀卒既有令,自然遵從。」
「這次打哪個?可有財貨拿?」
「是啊,每次都搶的牛羊皮子,不想要這個了。」
「搶些金銀器吧,上次在山下看了不少,比人頭酒器好看多了。」
將吵吵嚷嚷的頭人們都轟走後,野利經臣又去了趟茶山。
這是野利氏最大的財源,和部民一樣,是野利氏立足朔方的根本。
兒女姻親,對邵樹德這樣的梟雄來說,不足為恃。
野利經臣看得很清楚,女人只是邵樹德享樂的工具,或者是鞏固權勢的工具。要想成為獨孤氏、長孫氏那樣的豪族,野利氏必須要體現出更大的價值。
茶山鐵礦和數萬部民,缺一不可。
丘陵下響起了一陣陣的馬蹄聲,那是前往各附庸部落傳令的親信。
……
山塬上,一騎駐馬。
刺耳的銅鑼聲響起,驚動了正在整治皮子的山民。
「兀卒點兵,你部出五十人,速速帶上蕎餅,隨我下山。」
「可要帶器械?」
「不帶器械你怎麼打仗?別廢話了,彌藥王的子孫,即便再武勇,也需要長矛和弓箭。」
「這次打哪裏?我家裏缺頭牛。」
「草原上有的是牛。搶一頭犍牛回來,拿去跟人換小牛,靠你自己本事!」
「走,早等不及了。」
……
澗泉邊,大群髡髮漢子拎着鋤頭、釘耙衝進了家中。
「快,把弓梢拿來,還有弦。」
「這條弦不能用了,換一條。再拿一條吧,省得壞了沒處換。」
「孩兒速去把刀磨一磨,阿爺出征回來,便能換個鐵鋤頭了。」
「下個月就要下種了,兀卒就不能等一等嗎?忙完了地里的活再出征也好啊。」
「種個屁!一畝地收個幾十斤蕎麥,夠吃嗎?」
「家裏的日子,靠種地是不成的,就得跟着兀卒出徵才行。要沒上次帶回來四頭羊,么女都沒足夠的奶水吃。」
……
林間草地,牧羊人將最後幾隻羊趕進了圈裏。
第十五章 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