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無雨,天氣晴朗,陽光普照,讓人感到分外舒適。
崤山營寨之外,汴軍士卒正在例行巡邏。
寨子的位置很關鍵,過了此處,大道便分兩處,一路折向東南,經洛水河谷,前往洛陽;一路向東,經澠池直抵新安、八陡山、洛陽。
這是個樞紐,一旦有警,立舉烽火,附近如果有援軍,當以最快速度趕來。
去年夏賊大舉東出,三萬多步騎,氣勢洶洶。葛從周領七千人在此設寨,就牢牢牽制住了夏賊大量兵馬,使其不敢肆無忌憚,以免後路被斷。
今春,東平郡王徵發鄭、滑役徒在此重修被夏賊燒毀的舊寨,置崤鎮軍,同樣是七千步騎,以震懾賊人。
老實說,對主將劉康乂主動出擊,意圖突襲夏賊前鋒,首戰告捷,挫敵銳氣的舉動,軍中是有不同意見的。
這明顯是學葛從周嘛!
但葛從周也沒能完全成功,只殺得冒進的賊軍銀槍都數百騎,未能伏擊其主力。
劉康乂換了一種方式,不在崤山設伏,而是打算與乾壕鎮軍裏應外合,趁夏賊攻城不克,久戰疲憊之時突然殺出,思路其實還是一樣的:撿便宜嘛!
有些老成持重的將領覺得此舉太冒險,萬一不成功呢?白白損兵折將,寨子防守壓力大增,實為不智。
但劉康乂是主將,他決定出擊,別人也只能遵從。
再者,如今軍中就是這種風氣。打時溥,打二朱,打羅弘信,這種主動出擊的精神,不知道立下多少奇功了。
總想着萬全之策,四平八穩,那得浪費多少機會?
五千大軍已經下山數日了,根據最新得到的消息,一切平安。
而夏賊也在圍攻乾壕寨,不惜代價,攻勢很急,看起來想將其一口吃掉。
夏賊的兵力,現在也大概估算出來了,萬餘人左右,應該是先鋒。其主力大隊尚未出現身影,不知道是沒查到呢,還是尚未趕至。
巡邏隊仔仔細細查完自己的防區後,沒發現任何可疑跡象,眾人不自覺地鬆了口氣。
只要再堅持幾天,等滑州胡帥領大軍趕至後,這裏就徹底安全了。
「隊頭,那是什麼?」有軍士突然指着山下某處,問道。
隊頭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臉色漸漸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先在軍服上擦了擦手心的汗,然後脫了甲冑,靈敏地攀上了一棵大樹。
視野之中出現了大隊正在快速行軍的步卒,旌旗林立,煙塵漫天。
他怕搞錯,又往上攀爬了一段,這下看得更清楚了。
四五百騎當先開路,高舉旗幟。
在這些騎兵身後,還有上千步卒,以縱隊隊形行軍。
這千人後面是多少看不太清楚了,煙塵太大,只隱隱約約看到多面旗幟,按照夏賊的軍制,怕不是還有數千步卒!
而且騎兵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除了在頭前開路的那數百騎外,兩側不斷有騎兵快速前進,估計千騎都有。
按這個構成來估算,夏賊至少來了一千騎卒、五千步卒。
這是最少的估計,事實上多半遠遠不止!因為兩側的山林間也出現了多面旗幟,步卒總數當在八千人以上。
十餘里之外!近萬步騎!
隊頭面色煞白地滑下了樹,氣急敗壞道:「還愣着作甚?速速速回去稟報!」
消息很快傳回了營寨。
留守的十將不信,親自外出偵察了一番,隨後也白着臉進來了。
「夏賊間道偷襲,事急矣,舉烽!」他下令道。
烽燧就築於營外,烽台很高,正所謂「涼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頭望虜塵」,崤山上的烽台雖然沒有百尺高這麼誇張,但也是極為醒目的。
烽燧外有羊馬牆,內駐兵兩百,設烽帥一人、副帥一人,旁邊還有臨時驛站,備着十餘匹剛從成德鎮購來的快馬。
烽帥已經親自候望,同樣發現了「賊情」,但事到臨頭,他還是有些緊張,問道:「李將軍,舉幾烽?」
按照規矩,遙見賊來,若少,舉二烽,多則舉三烽,大逼,舉四烽。
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