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我在中唐當皇帝 > 第038章 賈耽製圖四十冊

第038章 賈耽製圖四十冊

    測試廣告1

    李寧得知集賢院那名年輕的官員正是柳宗元後,便好心上前幫助。茶壺小說網 m.chahu123.com

    誰料這位柳宗元,不但對李寧一點都不感興趣,還呵斥:「何處小寺,此地非爾可來,速速離去。」誰讓李寧穿着小宦官的衣服呢,還沒說話就被柳宗元給懟了。

    李寧只好道:「小寺乃東宮舍下,特取《通典》呈送太子殿下。」

    柳宗元只好氣哄哄道:「賈相、崔相尚派人來抄,太子欲看,遣人來抄便是。」

    李寧看着柳宗元的意思,想看必須需自己抄。他本來是想《通典》一書,鴻篇巨製,字數甚多,正好藉此機會把活字印刷術推廣而來。

    於是李寧對柳宗元道:「我東宮可助你廣抄《通典》,一旬之內便可令京中三品以上官員人手一份。」

    柳宗元自是不信李寧的大話,正巧這時他上司和李忠言前來。李忠言知道李寧近一年辦了一個書鋪,還頗為成功,但他不敢保證十日之內製成數十本《通典》。

    李寧於是把李忠言拉到一旁告訴他,李紀書鋪有一新法可快速印書,必定可成。李忠言半信半疑,經過和那位年長的官員商議,最終,李寧只從集賢館中拿到了《通典》的第一典:食貨典。

    食貨典是九典之一,共十二卷,近十一萬字。為了儘快做成書本,李寧拿到後就立即出宮,趕往永安坊盧砧父子家中。

    李寧開辦的李紀書鋪將近一年,從已成為長安第一書鋪。不僅大大降低了書籍成本,讓更多學子受惠,而且不斷推陳出新,技術。從蝴蝶書到包背書,後來一直都是李紀書鋪引領着書籍市場。


    由於蝴蝶書和包背書都是只粘連一側,久翻之下必然容易鬆散脫落。李寧還想到後世標準的線裝書,於是又給包背書又加了一個線裝使之牢固。

    實際上在唐朝末期流行蝴蝶裝幀之法後,唐人就發現了此法的缺點,並用針線加以縫製。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末經書中,就發現了針線縫製的痕跡。古人的智慧絕不可小覷。

    但古人可不講什麼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李寧製作的這些先進技術悉數被別家書鋪偷學運用。

    李寧也知道他也根本制止不了,索性也不在乎。外在的裝幀之術只不過是小道,遲早會被人學去。倒不如一點點吃新技術的福利,「組大組強」。

    真正的核心技術都在肉眼看不見之處。李寧手裏還有活字印刷術呢,自然不懼任何人。

    早在數月前,線裝書大火之時,李寧就找到盧砧盧槐父子,私下提了活字印刷的大致構想,並傳授了他們具體的細節。從那開始,李紀書鋪就開始研究活字印刷之術了。

    此等核心技術只有盧砧盧槐父子二人知曉,李寧還特意買下了他們家鄰居的房子,專門作為研究之所。盧砧父子平日裏除了偶爾巡視匠人幹活,就在此處試驗活字印刷之術。

    活字印刷術最早由北宋的畢昇創造而出。據李寧所知,畢昇所制的是膠泥活字。就是用膠泥做成大小一致的毛坯,刻字之後過火燒硬,排版時隨取隨用。

    試驗階段,李寧也時常去指點一二。膠泥燒成活字倒是不難,遠比木板刻字容易得多,但印刷上總有一些難度。燒制活字排版不奇、鬆散易動,不及雕版印刷方便。李寧知道畢昇是用膠泥製成活字,已是不易,尚不知畢昇是用何種方法克服這一困難。

    後來李寧中秋第二日天,無意間看到了屋內燭台上燃燒殆盡的蠟燭,突然想到一方法。他讓盧砧用融化的蠟鋪在底板上,固定膠泥活字,幾經試驗,終於奏效。實際上畢昇也是用的這種方法,將松脂、蠟和紙灰混合成藥劑,並用平板把板面壓平整。

    但後來李寧又為活字取材犯難了,他清除的知道畢昇發明的是膠泥活字。可是,膠泥活字雖容易雕刻,但着墨力弱,乾燥易裂。而木質活字,雖着墨力強,但刻制困難,遇水易變形。

    兩者各有優劣,盧砧常年雕刻、技術嫻熟,認為木質活字更好,而盧砧之子盧槐則認為膠泥活字更好。二人多次試驗也沒分出孰優孰劣,李寧也不知畢昇為何選用的是膠泥活字?

    李寧見盧氏父子出現了分歧,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就讓他



  
博帶青衫推薦:  
隨機推薦:  她是劍修  從撿到離家出走的沙優開始重生東京  神墓之混沌祭壇  靈緣仙路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我在中唐當皇帝"
360搜"我在中唐當皇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