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李寧製作的這些竹紙,只是讓竹子纖維軟化就廢了四、五個月之多,確實很費時。筆神閣 www.bishenge。com而且長久量多才能掙到錢。
李寧坐在城南莊園的土丘上思考着如何再改進技術。北方竹子本就偏少,絕不是長久之計。楮皮、桑皮、檀皮製作的紙張又不如竹子好。他思考良久也沒想出,他心煩意亂得看着黃橙橙一望無際的粟谷。
突然李寧想到,既然竹子和樹皮都能造紙,那麼農作物的秸稈也是纖維,肯就能也造紙。稻賣粟的秸稈是取之不盡的,但好像很少有人用這些來造紙。
不一會,李寧又想到造紙所用原料無非是竹料、皮料、草料三種。竹料堅硬造出來的紙質量很好;皮料有韌性,造出來的紙也不錯;草料柔軟,造出來的的紙細膩。
他可以將這些原料按照用紙需求,以不同的比例調製出各種紙張。李寧自己都佩服自己的聰明才智了。
說干就干,此時正是秋收時節,李寧收了大量的粟谷秸稈和蘆葦秸稈,製作草料。竹料堅硬難處理,皮料最好處理,草料雜質太多,處理也較為麻煩。
李寧又帶領這些造紙匠人辛苦勞作,不斷嘗試竹料、皮料、草料的各種配比。在他們的不斷努力下,各種新紙張成功地造了出來。
新紙細膩、堅韌、潔白,不再泛黃,關鍵是造價明顯下降。李寧成功地改進了造紙術。
李寧改進了印刷術和造紙術後,也想改進一下制墨術。
現在李寧蒙學這麼久以來接觸到的墨一直讓他很驚奇。墨的形制都為細圓柱形,和李寧後世常見的長方長條狀一點也不一樣。所以李寧很想製成後世那種描花刻金之墨。
李振家是制墨世家,他的曾祖是制墨大家李陽冰,曾任將作少監。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李陽冰製作出一錠有唐以來最大的墨。《墨史》一書曾記載,此墨:「其制如碑,高逾尺而厚二寸,面蹙犀文堅澤如玉,有篆款曰『文華閣』,中穴一竅,下畫泰卦子麒麟之上,幕篆六字曰『翠霞』,曰『臣李陽冰』。左行書『大曆二年二月造』,得旨降入翻經院。」
北宋書法大家米芾還曾慕名去開封相國寺參觀看這一巨墨呢。
李寧改進造紙術和印刷術後,就求李振帶他去看看制墨作坊,信誓旦旦的說可以改進制墨之術。李振家的制墨作坊現在是由李振的叔叔打理,也在城南。
李寧又一路坐着馬車前往,倒有些習慣了這顛簸之感。二人到了離秦嶺很近的五台鎮才下車,李寧剛下車得就看到遠方一片巍峨的山峰。此時已是隆冬時節,北風呼嘯,帶起許多落葉一直旋轉,像是小型的龍捲風一樣。
李振家不少族人都在五台鎮制墨,李寧還以為李振家族人丁稀少呢。不想他們家人也很多,不僅鎮上佔了小半,還有不少族人在南五台深山的李家莊燒窯制墨。
歷史上的李陽冰兄弟五人,皆負詞學,工於小篆。隨後,李寧參觀了李振家的制墨作坊。李振少孤又是李氏一脈的嫡系,雖有族長之名,但制墨之事都由其他長輩叔祖負責。
在制墨作坊,李寧見到了制墨的後期工藝。不少光着膀子的大漢在反覆敲打錘鍊墨泥;一些婦人負責熬煮燒火、分割晾曬等雜活;還有一些人坐着細心刻字描畫。
真可謂是又費體力,又費腦力。李家族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像李振這樣讀書習字之人,要麼爭取做官或當個經生小吏,要麼在此處刻字描畫。另一種就是制墨的體力匠人,要麼在鎮上錘制墨泥,要麼在山裏砍樹燒松。
墨泥需要反覆捶打才會細膩潤滑,屋內存放陰晾才不會幹燥開裂。至於圓柱形還是長方形,好像也沒什麼區別。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下鐵臼中,寧剛不宜澤。搗三萬杵,杵多益善。重不得過二三兩,寧小不大。」
李振曾祖父李陽冰造出巨墨,所以才名揚天下。
李寧一時還真找不出什麼可改進的地方,唯一能改進的也只是想到可以用機械捶打代替人工。但機械之道,他並不擅長,就算製作出來也肯定花費不少時間。
李寧只灰頭土臉地對李振道:「李家制墨之技,已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