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時報》娛樂版:6.5分,《憤怒的公牛》一場美式英雄主義的拯救,唯一不同的是主演是個黃色皮膚的亞裔。
《加州影評快訊》:7分,電影裏沒有花哨的功夫,而被更加真實的動作所替代,簡單高效令人身心愉快。
《荷里活紀實》:8分,其中2分獻給扮演反派的演員——大龍,他真的表現的很棒,有一種獨屬於自己的魅力。
《芝加哥太陽報》:4.5分,我一時間竟然分不清這是荷里活還是亞洲電影,如果想要走的更遠,就不要一味的照抄荷里活,要多拍些自己的風格。
《大紐約》:3分,整部電影充斥着暴力,讓人的觀感十分差勁,我有些質疑分級pg—13級是否有些寬鬆了。
甚至最後還有些僭越的說道:「這部影片在亞洲拍攝,成本低到令人髮指,也許荷里活應該向實體企業學習,將攝影棚搬到亞洲。」
就差指名道姓的罵:現在我們的工作被亞洲人搶走,就連電影也不例外。
而與《大紐約》針鋒相對的依舊是來自紐約的報紙。
《紐約郵報》:9分,令人驚嘆的演出、獨特的世界觀、簡單美好的故事、這些方面都值一張電影票。
更何況其來自亞洲,讓人感受到新世紀世界的變化,這是民主的勝利。
上帝保佑他的子民!
「保佑你個大頭鬼哦,要保佑也是三清道祖!」看完報紙的董熹,無奈的搖了搖頭。
會議室里還是那群人,不過這次大家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杜蘭車禍的消息是中午來的,人是晚上走的……
當然,這個走就是字面意義,人家覺得洛杉磯當地的醫療水平不夠,連夜趕回了巴拿馬。
巴拿馬難道有神醫嗎?
自然擂台賽就不能如期舉行,所以宣發部門就在商討補救的措施。
杜蘭方面希望可以延期舉行,但這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比賽,而是《憤怒的公牛》宣傳計劃里的重要一環。
錯過了時效性,那麼對於票房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
對於這點,杜蘭方面只能表示愛莫能助,要怪就怪那隻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棕熊。
畢竟加州的標誌就是一頭北美灰熊(棕熊),每年因棕熊橫穿馬路引起的車禍不計其數。
屬於不可抗力的因素!
不過董熹壓根兒不關心,哥倫比亞和杜蘭之間的扯皮,他現在就想問問有沒有備胎。
《憤怒的公牛》票房走勢良好,如果接下來可以續上熱度,完全能夠靠着北美市場賺回成本,那麼國內上映的選擇就會輕鬆許多。
「董導,你怕死嗎?」
等待了許久的董熹,終於聽到有人說話,然後他抬起頭就看見負責人那張真摯的笑臉。
「蛤?」董熹皺起眉頭,上下掃視着眼前這個洋鬼子,懷疑他是不是皮癢了。
「董導,您別誤會。」看到董熹的眼神,負責人連忙解釋道。
「是這個樣子的,杜蘭已經無法比賽但是延期也不可能,所以我們決定挑選新的對手。」
「這才來詢問你,有沒有膽量和重量級拳手打擂台,畢竟中量級和重量級的區別,就好像卡車和小轎車……」
「你怎麼這麼多廢話,就直接告訴我對手是哪一個?」董熹揮手打斷了負責人的拳擊科普知識,不耐煩的問道。
「嘿嘿,邁克爾·泰森!」負責人露出奸笑,嘴裏吐出人名。
並且仔細的觀察董熹色表情,想要抓住對方那一瞬間的惶恐。
可惜,董熹並無害怕的樣子,反而嘴角揚起了微笑。
「泰森?不錯的選擇。」
「等等,那可是泰森啊,重量級拳王,他的拳頭可有千斤重……」負責人驚呼起來,似乎對董熹的淡定非常不滿。
「你怎麼這麼多廢話。」董熹目光不善的看向對方:「泰森現在30多歲吧,正好不用欺負老頭了!」
聽到董熹的話,負責人選擇閉上嘴巴,然後心裏默默的期待。
董熹在擂台上被泰森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