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別的地方不知道,之江省這邊的鄉鎮企業已經像雨後春筍一樣出現了。
這才是一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地方。
這些鄉鎮企業真是夾縫中求生存,生產出來的產品,又用一種幾乎原始的方式,手提肩扛拿到全國範圍內去銷售。
沒辦法呀,主要的運輸和銷售渠道這時候都掌握在國營廠手裏,鄉鎮企業完全插不進去。
就像越州百貨公司的櫃枱,上面所有的商品幾乎都是國營廠生產的,鄉鎮企業想要進場,人家鳥都不鳥你。
那怎麼辦?只能挨家挨戶去推薦唄,比如趕集之類的,再有就是用雞毛換糖的方式去交易。這個過程實在太苦了。
苦歸苦,可是積極性高呀,賺來的錢都是自己的,那吃點苦不是很正常?
於是,就是這種小米加步槍的方式,鄉鎮企業首先就把那些公社或者村里集體辦的企業都衝垮了。
前文提到過的,湖口紡織廠就是這樣頂不住的。
現在同樣的情況,就出現在了柯鎮黃酒廠。
「柯鎮黃酒廠」當年是柯鎮區創辦的集體企業,當年也是輝煌過的,全廠總共有職工400多名,黃酒產量在越州地區可以排名第三。
前兩名的黃酒廠分別是西風酒廠,龍山酒廠。
而這兩家酒廠屬於地方國營廠,待遇完全不一樣,而且本身就有出口創收的便利,所以活得很滋潤。
但柯鎮黃酒廠就沒這麼幸運了,作為集體廠哪裏跟能國營廠比?
要命的是頂頭上司,柯鎮區的編制卻在1984年末正式取消了。
是的,1984年取消了公社,重新改為鄉鎮,而界於「縣」和「鄉」中間一級的「區」也正式取消了,縣裏直接對鄉鎮直管了。
這下好了,連「區政府」都沒了,區屬集體企業,柯鎮酒廠就更是沒娘的孩子,無家可歸了。
陳夏瞄準的第一家想要收購的酒廠,就是它了。
一個是柯鎮酒廠既然能在越州這個傳統黃酒產區排名第三,說明酒廠的實力和底蘊還是不錯的,只要有銷路,恢復生產是一句話的事情。
另外一個原因是柯鎮酒廠位於古鑑湖所在的東江村,離慶豐村並不遠,只有2公里路,到時慶豐村的藥廠,東江村的酒廠都能方便管理。
香江南瓜藤醫藥公司的總經理葉世榮想去柯鎮酒廠參觀,並且有收購意向,這個消息經過陳夏,透露給了副縣長秦衛民。
秦衛民已經搖身一變,變成了副縣長,主管的就是經濟。
作為前任的柯鎮區區長,他對柯鎮酒廠那就太了解了,這個老大難酒廠當初可是廢了他不少的腦細胞,偏偏他當副縣長了,這酒廠問題還是要他繼續頭痛。
這次聽說香江南瓜藤醫藥公司有意收購這家酒廠時,秦衛民心裏別提有多激動了,這可是一個甩包袱的好機會呀。
是的,對他來說,這就是甩包袱,就像當初越州製藥廠是醫藥總公司的包袱一樣,對個別領導來說,最好的甩包袱方法就是一賣了之。
而且秦衛民還知道陳夏的背景,香江南瓜藤製藥廠,不就是他香江的爺爺開的廠嘛,他這個太子爺都能當半個家。
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秦衛民帶着縣鎮兩級幹部,親自陪同港商葉世榮一起來到了柯鎮酒廠,陳夏咳咳,跟着一起來玩玩的。
柯鎮酒廠的佔地規模挺大,差不多有300多畝,因為釀造黃酒需要的工藝車間比較多,而且還要一個存放酒缸的地方,地方是越大越好。
這年頭地皮不值錢,隨便圈塊地又不用啥土地出讓金。
柯鎮酒廠的廠長叫章興龍,一個戴着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知識分子。
陳夏早就讓四爺爺打聽過了,這個廠長是真不貪,從不潛規則女職工,在酒廠里風評不錯,是個老實人。
老實人的優點很多,比如技術上抓得嚴,業務能力絕對沒問題。
但老實人也有很多缺點,最重要的缺點就是不懂得把握市場,不會去推銷自家的產品,還是老老實實等着上級部門的命令生產多少黃酒,銷售更是兩眼一摸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