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院學術大廳,數十位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正像普通學生一樣坐在台下,大家都在交頭接耳的討論着。
所有人對接下來要見到的年輕人都很期待,華國出現過很多驚才絕艷的年輕學者。
但這些年輕人要麼是在軟件領域取得成就,要麼就是在數學領域。
而在生物領域,陳涵的成就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現場也有一些人,已經使用過記憶分子液,知道這項技術的厲害。
老人本來記憶便開始消退,很多人基本都不在一線研究,而是擔任領導崗位。
人類最佳科研年齡,大概是20多歲到40多歲。
牛頓在他的《算草本》上已提出如何計算物體作圓周運動時的向心力的具體方法,那時他21歲。
愛因斯坦26歲寫出了《光量子》、《布朗運動》和《狹義相對論》三篇論文,這時候26歲!
所以眾多院士和領導對陳涵研究出u型微生物,其實並不懷疑。
他們非常希望陳涵,也是高智商的天才,將來可以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成為歷史上那些著名人物。
可以讓華國崛起!
當孟德力帶着陳涵走進大廳時,整個大廳都安靜了一陣,隨後便是嘩啦啦的掌聲。
這些白髮蒼蒼滿臉老態的老爺爺老奶奶,給陳涵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陳涵表情僵硬,維持着笑容,不停向周圍點頭表示謙虛,心裏慌得一批。
他算體會到什麼是出道即巔峰了。
前世碌碌無為的創業做直播平台,和現在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啊。
因為外婆就是學者的關係,從小陳涵對科學家,都很敬仰崇拜,但因為天賦原因,並沒有走上科研之路。
沒想到重活一世,竟然可以走上這樣的舞台。
陳涵被領到前排坐下,左邊的老奶奶已經滿臉皺紋,後背佝僂,竟然還吊着吊瓶,身邊有醫護人員全程照顧着。
因為不是公開場合,每個人身前也沒有名牌。
陳涵做過一些功課,他也服用了好幾個療程的記憶分子液,幾乎已經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科院所有院士簡歷他都知道。
這位應該就是已經94歲高齡,華國第一位生物化學領域女院士,從事黑麴黴、白地霉、紅曲菌澱粉酶、糖苷酶及糖生物的張書貞院士。
陳涵的心跳頓時加速。
在這位院士身邊的人,還是現在研究院的領導之一,甘復院士。
他可是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家。
長期從事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領域研究,特別是在病原與宿主的相互識別和相互作用方面有着很高的學術成就。
他也是近年來最後一位入選的生物學方面的院士。
接着陳涵還看到了很多熟面孔。
有09年入選的真菌學家莊院士,03年入選的植物病毒學和植物生物學家方院士,還有99年入選的真菌學家鄭院士。
整個會場有大概20幾人,從外表來看,這些人的年齡,大部分超過60歲。
恐怕就甘院士年輕一些,今年應該55歲。
陳涵被安排在最年輕的院士和第一位女院士中間落座。
兩位老人都熱情的對陳涵微笑,陳涵坐下後,張書貞院士便艱難的抬起手,想要和陳涵握一握。
陳涵趕緊伸出手。
「好……孩子……。」張書貞說話有些艱難,還是堅持要和陳涵聊天。
旁邊的醫護人員一陣緊張,深怕張老呼吸不上來。
「張奶奶。」陳涵趕緊喊道。
張書貞頓時笑起來,也不在堅持說話,但依舊握着陳涵的手,她內心無比激動,看見陳涵,她仿佛看見了華國生物學的崛起。
持續了好一會兒,陳涵才被放開,孟德力已經走上講台介紹在場的一些領導,以及這次會議的內容和目的。
陳涵在台下,周圍兩個院士,和張院士打完招呼,自然也要和甘院士打招呼。
這位現在還是副職,正職是孟院士,但不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