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最終診斷 > 568.基本態度

568.基本態度

    測試廣告1    4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攜手雜誌共同發佈了125個全世界最受關注的科學問題。文師閣 m.wenshige.com其中,在醫學與健康板塊,出現了唯一一個與中醫有關的問題:中醫的經絡系統有科學依據嗎?

    這個問題之所以出現,很大程度上恐怕是由於以經絡為理論依據的針灸,存在廣泛的臨床應用,並且在歐美臨床醫生和權威機構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認可。

    另一方面,中醫「科學化」也是新中國的新氣象。1953年12月上旬,在聽取衛生部副部長賀誠等匯報時,談了對衛生工作的意見,其中就明確提到「中醫……必須批判地接受,把其積極的一面吸收過來加以發揮,使它科學化。」此後,他更具體的解釋了如何「科學化」——「以現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規律」。

    解剖學證據大吵架

    中國國內部分中醫從業者或研究者認為,「經絡只存在於活人身上,在死者身上並不存在,因此是無法獲得解剖學證據的。」

    有趣的是西方研究者似乎不知道或者不採納這一說法,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不少歐洲醫學研究者進行過經絡的解剖學研究,1988年,hhee在他的論文anatoischestrukturderakupunkturpunkte當中提出了「血管神經束」與經絡系統的關聯性。血管神經束為體內神經、動脈、靜脈和淋巴管的結合體,比如頸部血管神經束就包括:頸總動脈,迷走神經,交感神經,減壓神經。

    由於一些電生理研究顯示出類似結論,這一理論一度被不少研究者引用,但是,它的說服力並不足夠。


    2019年,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以解剖學為首各部門的研究者仍然在聯合挑戰經絡系統的解剖結構。他們解剖了4具完整的人體標本和2具下肢標本,認為vnb理論站不住腳,不能解釋經絡系統的解剖學結構,同時他們自己提出了新的理論,認為經絡在解剖學上乃是筋膜組織中的結構。

    維也納醫科大學研究組認為血管神經束與經絡系統在解剖學上不吻合的證據之一,即穴位與血管神經束不重合,上圖即是其中一例,針刺標記穴位與箭頭指出的vnb位置不重合。在這次解剖研究中,他們指出,超過80的穴位與血管神經束的解剖學位置無法吻合。

    但他們自己提出的證據也並非天衣無縫。他們承認本次研究無法分離出符合全身經絡圖的筋膜結構,不過研究者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分離筋膜的技術太難,在將來的研究中他們會進一步改進技術,提高效果。

    當然這只是他們自身樂觀的看法。實際上,維也納醫科大學這項研究的解剖學展示受到了中國中醫的質疑,比如圖中展示的胃經,「相似位置應該有3條經絡,可它看上去只有1條。」類似情況的理論暴擊可以說信手拈來。

    另一方面,認為屍體標本無法給出答案的研究者,則採取了影像學手段,嘗試在活人身上找出經絡的解剖學證據。

    採用同位素示蹤一度是個常用方案,被太平洋兩邊的各路人馬都嘗試過。一般原理是,研究者將同位素從穴位注射入人體,然後檢測同位素的運動,嘗試以此方案來描繪經絡的解剖結構。但是這一方案被發現,同位素的示蹤展示的是靜脈血管網絡,也就是從穴位注射的同位素進入了血管……

    也有研究者嘗試用熱成像方案讓經絡現形,這一方法的理論依據在於研究者認為經絡是極化水簇構成的,這種極化水簇發生震盪,通過經絡以光速和音速傳遞能量,而這種傳遞的能量被解釋為「氣」這個符合中醫理論的概念。

    但是這一種追蹤方式同樣有諸多經不起推敲的地方,首先熱成像無法完整連續的展示經絡。其次,這個追蹤方式所依託的「極化水簇」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沒有任何物理證據能證明這種震盪會發生,或者證明它們能隨着疾病而產生變化,或者它們實際上代表經絡。

    採用電學儀器測試穴位區域皮膚電阻抗繪製穴位解剖學圖譜的方案一度熱門。日本研究者曾經使用ryodoraku儀器來測量和描繪經絡的解剖結構,德國研究者則使用另一種名稱為voll的儀器進行測繪,然而兩者雙雙通不過對照實驗。



  
號西風推薦:  十九世紀就醫指南  
隨機推薦:  陸地鍵仙  最強穿梭萬界系統  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  開局簽到荒古聖體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最終診斷"
360搜"最終診斷"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