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錄音過程中,歌手/演奏者耳機里傳出來的聲音被稱作「濕聲」,就是包括伴奏和演唱的旋律,一般都是母帶,確保進行錄音的對象能夠聽着伴奏,把握節奏和音準,然後面對錄音話筒進行演唱或演奏。一窩蟻 www.yiwoyi.com
此時,錄音話筒收到的就是「干聲」,錄製進入電腦,也就是說,音控台前錄音師所得到的是純粹乾淨的聲音,確保沒有任何多餘干擾或者噪音,也確保能夠錄製到歌手沒有經過修飾和調整的本來聲音。
這也叫做「聽濕錄干」。
正是因為如此,錄音室里完整而透徹地呈現出演奏以及演唱的所有聲音,暴露聲線和演唱里的每一個優點或者缺點,無所遁形。
在「美國偶像」這檔風靡全球的選秀節目之中,著名評委西蒙-考威爾(simon-cowell)創造了諸多名言,其中一句經典吐槽就是「這只是卡拉ok水平」,形成相對應的還有一句讚揚肯定就是「這是錄音室水準」。
區別在哪裏呢?
在卡拉ok的話,伴奏的聲音太過喧鬧,掩蓋住了表演者的歌聲,音色和節奏這兩個衡量歌唱水平的關鍵因素幾乎無法識別,就連音準也可能發生無法察覺的偏差,自然也就無法識別出表演者的真正水平。
於是,卡拉ok往往讓人們產生一種「我就是歌王/歌后」的錯覺,甚至五音不全的人也能夠通過提高音量來製造出「表演還不至於糟糕」的感覺,至於節奏、音準、音色什麼的,也就全部被淹沒在伴奏之中。
但錄音室的環境卻讓表演者根本無處隱藏,比清唱還要更進一步地放大聲音,甚至是苛刻地暴露出每一個細微的瑕疵,尤其是節奏和音準,即使是錄音室的最低標準,也已經可以算是專業表演者水平。
當然,西蒙-考威爾說的是「錄音室沒有經過電腦修音的水準」。
不僅僅是歌手演唱而已,樂隊演奏也同樣是如此——
對於專業歌手和業餘愛好者來說,表演技巧的區別是非常複雜的,演唱技巧、呼吸技巧、發聲技巧等等等等,但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項技巧就是節奏,這也是卡拉ok和錄音室的最大區別之一。
卡拉ok的演唱,是沒有節奏的,表演者跟隨着伴奏的流動脈絡前進,細節往往丟失在嘈雜的噪聲之中,卻也不容易察覺;但錄音室的表演卻是「干聲」,如果表演者沒有抓住節奏的話,歌曲脈絡也就會變得支離破碎起來,乃至於混亂,整體框架和脈絡的崩潰也就無法避免,那麼表演就是徹頭徹尾的災難。
體現在樂隊演奏身上就更加明顯了。
有些歌手,天賦使然,「老天爺賞飯吃」,即使不需要學習,天生就能夠感受到節奏,那麼錄音室工作之前就不需要單獨練習節奏;但樂隊演奏卻要求更加嚴苛,就好像電影「爆裂鼓手」里追求的節奏一樣。
搶拍慢拍、強拍弱拍、情緒飽滿程度、力度張弛程度等等,在錄音室空間裏全部都能夠清晰地展示出來,如何從普通表演者躋身到優秀表演者、又如何從優秀表演者躋身到頂級表演者,這就是關鍵。
古典音樂就是如此,那些國際鋼琴大賽的終極決戰參賽者們無一不是天才,演奏本身基本是不會出錯的,但這些細節卻能夠感受到情感注入的微妙變化,如此化學反應就被稱為「表現力」。
流行音樂也同樣如此。
這也是馬克西姆最後承認羅南是作為錄音師兼製作人最合適人選的原因。正如奧利所說,過去幾個月以來,羅南始終在負責這樣的工作,樂隊的調整與練習往往還是以羅南的意見為主。
羅南確實能夠捕捉到旋律的情緒節點,這就好像是一種天賦,自從「正午」酒吧那次意外之後突然覺醒的天賦。
現在,站在錄音室里最為合適的,依舊是羅南。
「ok!」
奧利第一個就朝着羅南做出了手勢,然後馬克西姆和克里夫也雙雙發出了信號。
羅南再次對着話筒說到,「我們先嘗試練習一遍,不要有負擔,先適應一下氛圍。」
作為率先輸出的「濕聲」,其實就是母帶,羅南之前已經在電腦上進行粗糙的錄製,作為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