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玄奘怎麼都想不同,固然他也知道,大漢有一些東西似乎一直都在賣給大唐,包括糧食也是如此,但是也不應該如此有錢啊,因為按照玄奘的理解,這樣的高強度支出資金,那大漢的國庫應該很快就要消耗完畢才是。
而這個問題,不久之前玄奘才弄清楚,而他之所以弄清楚也是因為別人講述給他的,跟玄奘聊天的是一個負責工程方面的負責人,當是玄奘問了這個問題。
然後對方告訴他,根據大漢首領所一直教導他們的經濟理論,金錢埋藏在地下或者是保存起來的時候,它跟破銅爛鐵沒有任何區別,產生不了任何價值,金錢只有流通起來的時候才會讓社會越來越繁榮。
雖然看似給所有的工人支付了高昂的薪水,但是這些薪水到了工人的手裏面之後,他們很快會用來購買大漢國有商行所生產的布匹,糧食,肉食,刀具,機器,家具等等日用品。
不管這些日用品是不是出自於大漢國有商行,哪怕是出自私人商場,都是產生了流動,而只有流動起來,這部分資金就會給大漢政府繳納稅收,同樣資金最後依然會流通到大漢的國庫當中去,最後國庫再支付給工人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資金。
整個國家就會越來越繁榮,當對方給他講述完畢之後,玄奘才第一次理解了什麼叫經濟理論,他當是真的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玄奘第一次覺得原來在經濟方面居然還有如此之多的說法,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買賣的過程,這裏面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理論。
而對方說他知道的也並不完全,據說這一套經濟理論還有更深入的學識,不過那些學識需要專業進修才行,他就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機會去進修了。
那一次談話對玄奘的觸動也很大,因為對他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前所未有的知識,其次就是對方的作為一個監管大漢施工工地的官員,他對於如何寫文章並不懂,但是對於這些算學,經濟,建築等方面的理論卻學習的非常紮實。
那是玄奘再一次感覺到了大漢和大唐官員的另外一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專業!負責不同方面的官員,對於不同的專業都非常的精通,而對他們來說……唯一不精通的,也許就是大唐所最注重的儒家學說。
玄奘是學過儒家的,作為在這個時代精通多國語言,並且能夠翻譯佛經,梵文,搞清楚佛經釋義的高僧,玄奘的學識毋庸置疑。他對於儒家等文化自然是有所了解的,正是因為有所了解,他的內心才明白一點,各個王朝獨尊儒術是因為儒家文化對於王朝統治是有好處的。
但是似乎這一點在大漢,或者說在大漢那個年輕的首領眼裏面,並不重要,他最看重的是如何讓百姓生活的更好,過的更好。
走到今天,玄奘在大漢境內已經走了接近五年,他可以說是一步步看着大漢是如何變得越來越強大,同樣大漢的百姓是如何變得越來越富有的。
玄奘從未敢想過,有一天這些普通百姓,居然一年四季家家戶戶幾乎每天都有油可以吃,有肉可以吃,不敢說每天吃肉,但是隔三差五吃一頓肉絕對不是難事。
一些稍微富裕的百姓,做到天天吃肉也不是什麼難題,更不要說他們的所有糧食吃的都是細糧,一些大唐貧困地方作為百姓主糧的粗糧以及粗糠等,在這裏……只有餵豬,餵雞的下場。
根本就沒有百姓會吃這些東西。
所以就在不久之前,玄奘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定不在繼續遊歷,而是準備直接前往天竺,但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剛剛越過大漢新建的城市也就是瑤池城,然後就收到了大漢最新發佈的報紙。
然後……天竺沒了!
這……也就是玄奘是個高僧,他現在只是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這要是換個現代人來的話,估計直接就爆粗口了,你媽炸了啊!
這特麼老子辛辛苦苦走了五六年的時間,就是為了到天竺去取回佛經,一路上準備遊歷西域三十六國,結果我他媽從走的時候開始,我走的不如你滅國家快,等走快到西域的時候,西域三十六國已經沒了。
好,這也就算了,你大漢為了擴充自己的戰略地位,為了自己的安全,所以將西域三十六國直接統一,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遊歷西域三十六
第530章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