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給李節帶來一封信,這讓李節也有些驚訝,當他接過書信看到信封上的字時,卻更加驚訝的瞪大眼睛,這竟然是湯和給他寫的信。
本來李節很想當場打開封看一下湯和給自己寫了什麼,但是考慮到解縉遠道而來,自己便冷落了對方,於是就沒有打開,而是把信放到懷中,又和郭正林一起招待解縉。
通過與解縉的交談,李節也得知了不少南京那邊的情況,隨着大明遷都之後,南京城也曾經一度蕭條,畢竟不但皇帝走了,連以前的貴族和官員也搬走了,甚至連一些商人也跟着來到北京,而這些有權有勢的人一起,南京的高層幾乎空了大半。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南京卻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特別是商業大為興盛,這也多虧了李節打開了海禁,使得海外的需求十分旺盛,南京又是長江上最有名的關口,不但人口眾多,而且物產豐富。
最重要的是,隨着大明遷都之後,貴族和官員也走了,雖然也有一些富商遷走,但留下的富商卻很快發現,頭上沒有了貴族和官員,他們反而更自由了,做生意也不必擔心被貴族和官員強勢入股,以前南京一些對商業的限制也慢慢的放開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南京的商業發展幾乎是一日千里,各種作坊是遍地開花,有些行業更是開始向外發展,比如以南京最為興盛的造船業為例,現在就已經不再局限於南京一帶,而是開始在松江等沿海城市開設作坊,光是松江一地,十座作坊有八座都是南京的造船主開設的。
「另外南京那邊的紡織業也發展迅速,甚至有人知道我們書院有蒸汽機後,還想請我們將蒸汽機用在紡織機上,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現在書院那邊也正在研究。」解縉這時再次笑道。
「蒸汽紡織機,這可是個好想法,若是能夠實現,那布匹的價格將會下降一大截,到時天下恐怕人人都買得起布了!」郭正林聽到解縉的話也不由得讚嘆道,他們書院的蒸汽機研製雖然比南京那邊強,但是在實用方面,卻還是比不上對方。
「這件事有好也有壞,畢竟江南一帶靠着紡織為業的人可不在少數,若是蒸汽紡織機研製成功,恐怕這些人就要失業了。」李節這時卻露出憂慮的表情道。
生產力的進步,必然會推動經濟與社會結構的發展,不過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肯定會打破原來的社會結構,對許多人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因此引發社會的動盪。
「李兄的擔憂也有道理,但也不能因噎廢食,畢竟蒸汽機出現之後,必定會影響到各行各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解縉聽到李節的擔憂也開口道。
「是啊,這是必然的事,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只是需要朝廷出面來做一些引導。」李節長出了口氣道。
資本主義商業的發展,對整個國家與社會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資本主義更是一頭怪獸,有位哲人曾經說過,資本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里都流着骯髒的東西,如果不加以管束,資本這頭怪獸可是會吃人的,而且連骨頭都不吐。
李節三人一直聊到天黑,這場接風宴才算結束,解縉他們的住處當然也早就安排好了,李節與郭正林帶着他們在太津港暫時住下,畢竟蒸汽船更換蒸汽機也並非一兩天的事。
等到安頓好解縉等人後,李節這才回到房間,然後拿出湯和的信打開,自從上次湯和裝病回到鳳陽老家後,李節就再也沒見過對方,不過兩人倒是一直保持着書信的聯絡,只是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書信來往也不太方便,有時一封信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送到。
總的來說,李節對湯和的情況還算是有些了解,知道湯和回鳳陽之後,中間也曾經生過幾次小病,但都沒有什麼大礙,特別是老朱遷都之後,他信上都透着股輕鬆,似乎是離老朱越遠,他越是感到高興。
不過這封湯和的信卻顯得十分沉重,信上湯和沒說其它的事,主要是和李節聊了一下老朱去世的事,比如他講述一下自己聽到老朱去世時心中的震驚,以及後來在鳳陽恭迎老朱棺槨,並且護送棺槨回南京的經過等等。
從信上的內容可以看出,湯和對老朱的去世感到十分的悲痛,雖然老朱在晚年時,已經對湯和這些老兄弟起了疑心,甚至時不時就要敲打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