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大舉出動,北京外城十多個施粥場大批官吏差役被抓捕,取而代之的是西苑禁衛軍出動,接管了施粥工作,消息傳出,立刻使得朝堂震動。
貪污賑災錢糧並不稀奇,但動用軍隊賑災之事超出了很多人想像。正如孫承宗所料,在大部分官員看來,賑災從來都是官府的事,軍隊沒有資格越俎代庖,皇帝此舉已經破壞了規矩。
當日便有大量的官員上疏,請求皇帝放棄用軍隊賑災,大量的彈劾奏疏送到了內閣,也許是感受到了群情洶湧,第二日從宮中傳來消息,皇帝已經委任內閣大學士溫體仁負責賑災。
皇帝還是能聽進去勸的啊,官員們很是欣慰。然而很快就有人發現,與戶部接洽索要糧食、負責賑災的還是那些禁衛軍,溫閣老除了次日在施粥場轉了一圈,什麼都沒有改變。
被耍了!一些官員很憤怒,認為是溫閣老一味媚事君上,配合皇帝戲弄百官,叫囂着要連溫體仁一起彈劾。也有很多官員沉默了下來,畢竟名義上是內閣大學士負責,而且賑災效果要遠好於使用官府差役。
又有很多奏疏送到內閣,再從內閣送到宮中,這次卻再沒了反應,所有彈劾使用禁衛軍賑災的奏疏一律留中,朱由檢連看都不看。
於此同時,錦衣衛連夜審訊,嚴刑拷打之下,只用了一日功夫便挖出了貪腐案的真相。以戶部一主事為首,順天府府丞、宛平、大興知縣以及五城兵馬司巡城御史,都牽扯其中。
為了此次賑災,朝廷下旨調撥出三萬兩的賑災銀,用於買米施粥、給被大雪壓塌的百姓修繕房屋等等。三萬兩銀子,從戶部實際撥出的只有一萬五千兩,再經順天府、五城兵馬司層層扒皮,到達負責實際施粥的宛平、大興縣官吏手中只剩下五千兩,在經過實際負責賑災官吏的剋扣,真正用於賑災的只有不到兩千兩銀子......
當看到錦衣衛審理結果時,朱由檢就覺得頭腦一陣發蒙,他事先早已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審出的結果仍然超出了他的心理!
三萬兩銀子的賑災銀,用來買米的話絕對夠數萬難民吃上一月,而這大雪又怎麼能持續一月時間?天晴了雪化了難民們自然能夠找到活計賺錢養家。
然而三萬兩銀子,能用於賑災的只有不到兩千兩,絕大部分銀子都進入了那些貪官污吏的口袋!從戶部,到順天府,到宛平縣、大興縣,再到負責監督的巡城御史,錢糧每過一手,都扒下一層皮。
北京城中,天子腳下,尚且如此,那麼各省各地每年都要進行的賑災,錢糧又有多少能進入到難民手中?
大災之時,無數百姓嗷嗷待哺易子而食,卻有眾多貪官污吏借着賑災吃的腦滿腸肥,人心盡失,這樣的大明又豈有不亡之理?
從朝堂到府縣地方,極目望去都是貪官污吏,清廉能任事者又有幾人?這樣的官吏根本就沒法替自己分憂,只能加速大明的滅亡!
整個大明,數以百計的朝廷官員,數以千計的地方官員,數以萬計的鄉紳,數以十萬計的胥吏官差,構成了大明的統治基礎。然而不論是朝堂,還是地方,不論是鄉紳還是胥吏,都已經腐朽不堪!
這一刻,朱由檢從來沒有如此清醒的認識,這一刻,他心中再無僥倖。
基礎爛了,再縫縫補補也許能多支撐一些時日,但一旦有颶風颳來,必然落個房倒屋塌的結局!
必須砸爛一切,重新挖出地基,重建大廈,大明才能獲得新生。
是的,新生!現在朱由檢已經不再去想大明中興了,他要建造一個新的大明,遠邁太祖太宗之時的大明!
當然這一切會異常的艱難,會滿世皆敵,哪怕朱由檢身為皇帝,這一刻也深感困難重重。
那麼,便從眼下做起吧,借着貪腐案,先在北京城幹上一場!
盤算清楚後,朱由檢命人喊來錦衣衛都督田爾耕。
和許顯純相比,田爾耕做事更加果決,經歷了發配遼東之事,更是得到了足夠的鍛煉,隱隱然已經有大將之風。且不說其依附閹黨的過往,就現在來說,實在是一難得的鷹犬,非常好用的鷹犬!
「賑災貪腐案你做的很好。」朱由檢道,「不過還不夠深入。」
「請陛下
第363章 廠衛大舉出動(第1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