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捐官

第一百八十一章 捐官

    在漢武帝時,當時邊關多事,國庫開銷很大,用爵位換取糧食的做法已不足以解決問題,於是他便出賣官位,以增加收入,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至此,&官鬻爵」才合二為一,這個成語也在此時形成。到了東漢末年,劉宏在鴻都門懸內外大小官爵價格表,祿位二千石的賣二千萬錢;四百石的賣四百萬,「三公」賣一千萬。曹嵩花一萬萬買了個太尉,崔烈賄通靈帝保姆,半價買得司徒。這個在三國中也有記載。

    現在的朝廷,捐納已經成了與科舉相互補充的一個重要制度。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統一管理,明碼標價。人們捐的是紅頂、黃頂、藍頂等官帽,而沒有「黑頂」。捐納越來越泛濫,歷史上到乾隆的時候百分之六十的官員都出自捐納。此外,士民不僅可以「捐官」,還可以捐封典、捐虛銜和穿官服的待遇,甚至可以捐國子監的監生,也就是所謂的「花錢買文憑」。

    但是捐納泛濫便會導致官員**,賄賂公行,貪污成風。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買一個知縣要四千六百兩銀子,但其薪俸卻只有六十兩銀子。為儘快拿回「捐官」錢,當事官員多會選擇收受賄賂,只管撈回本錢,卻無心做事。吏治一壞,盜賊四起,嚴重的政治社會問題隨之出現。

    耿精忠與李光地商量的,就是給這些自己培養出來的精英花錢買官。耿精忠也並不準備給他們買多麼高的官,雖然朝廷系統的規定了最高可以捐縣令的官,但是耿精忠並不需要,他要的是縣令以下的縣丞和再以下的吏。官府中真正做事的,都是吏而不是官,官和吏不是一個概念。事實上,耿精忠的人若是掌控了福建的地方基層事務,也就等於掌控了整個福建。待到再過幾年,這些人經驗積累的更豐厚些,下面的升官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想想這些,耿精忠真是覺得好笑,中國歷史上好像所有的朝代裏面,也就只有清朝是把捐納作為國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徑的,其他朝代雖然有,但是都不如清朝這樣成系統,而且作為國家一項重要財源來組織經營。朝廷對這個都是統一管理的,其中就規定了只有五項可以開捐,軍需,打仗需要;河工,河決口了,治河;賑災,鬧大的災荒了;營田開荒,開墾;海防。這五項可以捐納,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納。

    現在,颱風襲擊,福建、浙江等省份受災,剛好便可以開始捐納,河工賑災兩項,便可以安置下這一百一十五名精英。至於說捐納的資格,只需要安排一些鄉鄰具結擔保,然後讓各地幫忙開一下籍貫和清白冊便可以了。給他們謀的官又不大,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要獲取實缺是話,還需要費上一點功夫。

    在後世歷史上詳細記載了清代皇帝開捐的事情,耿精忠就記得一份數據,還是他曾經在某次無聊的時候才網上看過的。康熙征討準噶爾費用不足,下詔鼓勵富戶捐納,因此僅僅山西一省當年一年內捐縣丞一萬兩千人,甘肅半年鼓搗了一萬七;可是這些人和耿精忠培養的人才不能比,有真才實學的不足一層。雍正年間督考國子監,就是考察那些納過捐,但還沒有正式到任正在等缺的候補官們,結果一萬多監生裏面九千五百餘人不及格,甚至接近六成人交白卷。

    不過那個考的是八股文,就是讓耿精忠手下的這一百一十五人去考,也一樣不過關。八股文是非常難的,不會就是不會,四書五經裏面拿句話出來讓你破題發議論,沒點真功夫也就只能交白卷了;乾隆時期規定白米二十石可捐縣丞一個,北京城幾乎所有的旗人都拿發給的老米換了個官;嘉慶晚年間國庫空虛,捐生人數捐到了二十二萬。

    想想多麼可怕,全國只有一千三百個縣,竟然有二十二萬候補在虎視眈眈。因此,想要謀得一個官位還是很困難的,基本上沒有希望得到實缺。因此,耿精忠只想得到吏的之位,在耿精忠看來,將這些人安插到官府里成為一名吏員,更加附和他的戰略佈局。只要他多花一些銀子,打通福建巡撫和八位知府的關節,下面的事情也就是小菜一碟了!(未完待續。。)



  
物理教屍推薦:  崛起清末  
隨機推薦: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娛樂帝國系統  雷武  生生不滅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360搜"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語言選擇